第(2/3)頁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小云聽到這話,開口說道。 劉海心里面沒啥感覺,反正要發生的事情就發生吧,歷史的車輪終究是歷史的車輪,很少有人可以阻擋的。 過年前,劉海又回了一趟老家,并沒有給養父母燒紙什么的,只是去把草割了,磕了幾個頭。 劉海基本上一個月回來一次,聽著王紅梅說才知道今年幾乎每個村子都生產粉條,主要是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小劉,年前你盯著烤雞車間,今年的任務量太大了。”63年一月中旬,劉海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摸魚到過年,沒想到孫愛國急匆匆的來到了維修科。 劉海聽到這話,好奇的問道:“兩個車間有車間主任啊。” “主要是口味,這個你要把握好,不要弄得咸了淡了的都不好吃。”孫愛國繼續說道。 “今年接了多少任務?”劉海聽到這話,好奇的問道。 “到正月十五,50萬只雞,15萬只鴨,還有五萬只鵝。”孫愛國開口說道。 劉海聽到這話,張大了嘴巴,孫愛國看著劉海的樣子,開口說道:“咱們京都可是有幾百萬人,一個家庭半只都是多少了?” “這倒也是。”劉海聽到這話,也就釋然了。 “所以我們這邊要提前開始,我現在忙著其他地方,烤雞口味一定要把握好,不要砸了咱們的口碑。”孫愛國開口又說道。 “廠長,您放心。”劉海點點頭,做食品的的確口味要第一。 “你知道我們今年賣了多少臺烤雞設備嗎?”孫愛國又開口問道。 “370多臺,最低產量的都是八小時2000只,最高產量的那一臺八小時產量6000只。”孫愛國又開口說道。 劉海聽到這個數字也是很吃驚,不過想到全球的大都市很多,8000只雞,對于個人來說的確很多,但是對于一個哪怕超百萬的大城市來說,不算什么。 特別是那些喜歡吃雞肉的國家,幾千只雞,只要味道好了,根本就供不應求。 劉海摸魚也沒有成功,就監管著兩個烤雞車間。 第二天,劉海開著車回家的時候,看著供銷社外面的黑板上寫著一行大字。 “臘月二十五開始出售摩托車廠烤雞,數量有限,請提前預訂。”劉海看到這一行粉筆字,感覺就像做夢一樣。 “小劉,你們的烤雞可出名了。”看到這一幕的不只有劉海,還有坐在車上的二大爺等人。 劉海嘿嘿一笑:“我們廠也是為了豐富群眾生活。” “還是我們廠子好,給你們做配套的話,今年就有烤雞一個人發一只。”許大貿在后面開口說道。 “聽說你們廠子還有烤鴨以及燒鵝,不知道能不能夠買得到?”二大爺聽到這里,又開口問道。 “你們就別買了,一只鵝有十多斤重呢,我現在就管著兩個烤雞車間,到時候我拿回來大家一起嘗一下就可以了。”劉海搖搖頭說道。 “小劉,你現在管烤雞車間?你們一天的產量是多少?”許大貿聽到這話,好奇的問道。 “每天產量大概是25000多只雞,就這樣都不夠,明年說不定還要增加車間,咱們京都就有大幾百萬人,一家人一只就是多少只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