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愛國回到廠子這邊,就來到維修科這邊,準備聽聽劉海的建議。 “小劉,因為風扇的事情,現在廠子任務很重,并且是一下子要提高很多,你看有沒有什么辦法?”孫愛國坐下之后,開口問道。 劉海也頭疼,這個時候流水線是不可能推廣的,那是資本家剝削……。 摩托車廠說起來也不是流水線,只能算是分工合作了,周圍的配套廠也基本是這樣。 加班都要采取自愿,然后以發福利的方式補償給工人,別說制定什么標準化了,這不現實,老大哥這邊所有陣營估計都沒有什么標準。 “要不拆?”劉海想了想說道。 “怎么拆?” “把不重要的零部件全部讓霍老板去做,咱們就做最核心的就是了,霍老板那邊靠近海港,物資充足,運輸也是很方便的。”劉海開口說道。 孫愛國聽到這話,點點頭:“這是一個辦法,就看部里面怎么樣了。” “其實咱們廠子也可以扶持周圍的其他配套廠子,就拿電風扇電機來說,完全可以交給配套廠來干,周圍的這些配套廠都是一樣的加工設備,零部件都標準。”劉海又說道。 這個時候之所以沒辦法談標準,因為加工設備都沒有一個標準,說不定太后時期進口的設備都還有在用的。 一個廠子五花八門的加工設備根本不出奇,每個加工設備也許都有一點問題或者很多問題,但是不得不用。 很多設備找不到零部件就自己造一個來替代也不是沒有的,畢竟有的用就不錯了,哪里來的挑三揀四的? 還有廠子技術員,學的估計都不是一個標準,畢竟才幾年。 標準這個東西不是說某個人一說就可以的,也不是說某個人建議就行了,需要從最基礎的課本上開始體現出來。 然后培養出來的技術人員,工人一步一步走來的。 另外還涉及到管理,人等等的,很復雜的東西。 就連摩托車廠也是把不聽話的,或者是不愿意加班的,慢慢的換出去,哪怕你福利給的高,人家工人就不愿意加班,到點下班,你廠長也沒奈何。 孫愛國回到廠部,與各個車間管理研究了一番,決定改。 把不重要的再次分出去給配套廠做,把原來配套廠做的一些不復雜的,出口的交給霍先生去做,國內的交給其他廠子做。 也就是把配套廠做的零部件技術等級在提一級,形成一個兩級配套,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產能。 孫愛國的方案經過部里面審核,然后就同意了,因為配套廠與摩托車廠沒有直屬關系,想要改,只有部里面出面才行。 設備,模具,技術人員都給配套廠弄齊全了,然后原本配套廠的設備什么的交給下一級的配套廠。 這個時候管理制度也沒法改,伱要改的廠長有權利開人,扣工資什么的了,只怕大家都鬧起來了,這是時代的原因。 劉海也不會去這樣做無腦的建議,自己還是搞自己的技術就好了。 洗衣機終于做完了,半自動的,外殼采用的是塑料,里面也是采用的大部分塑料,這個以后是準備拿到港島生產大部分零部件的,港島那邊材料獲取充足,等以后咱們內地大化工起來了,內地再來造就是了。 洗衣機不會有什么特殊的東西,哪怕劉海會高速離心機,但是這玩意跟洗衣機不沾邊,上次風扇是僥幸,這次呢? 劉海也不會所有的工業,也不會所有的材料。 劉海的計劃,其實是上輩子的成功經驗,上來就大搞重工業,看看老大哥的下場就知道了。 而且重工業研究涉及多少個門類,劉海自己一個人能搞定? 就像挖掘機技術拿出來,就現在挖掘機車間的技術員都還沒吃透技術,更別說換代升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