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車廂內,呼嚕聲時而高亢,時而低沉。 車窗外,小巷兩側的屋宅,飛速倒退。 高墻上的燈火,印在靠窗的劉囂臉上,忽明忽暗。 “多虧小哥,否則等我將顧兄扶下翠屏山,慶典都要結束了。” 青年用帕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慶幸說道。 劉囂沒有回他的話,只是悠悠看著窗外,有了白素貞和玄衣衛(wèi)的前車之鑒,他早已將這兩人打了不懷好意的標簽。 既然你們要玩,那就陪你們玩玩。 “顧兄為人不錯,只是好酒,貪杯,若有得罪之處,我替他向小哥賠罪。” 青年從車廂內的木匣中取出兩塊干凈的方巾,遞給劉囂。 劉囂伸手接過,開始擦拭褲腿和靴子上的污穢。 這是剛才下山時,這位顧兄的杰作。 “在下烏鷺苑俞文弈,還未請教小哥名諱。” 青年拱手抱拳,正色道。 “劉囂。” 劉囂向他微微點頭。 “聽劉兄說話,莫非是外城人?” “什么是外城人?” 這個詞,劉囂之前在白素貞口中也聽到過,原本以為是外地人的意思,但后來感覺不對。 “果真被俞某說中了,”青年靦腆一笑,說道,“外城人,是指與雜脈混居后的八十九城昆侖后裔,雖然說的同是原語,但行文與詞義略有不同。” “原來如此。” 劉囂也文縐縐地說了一句。 “我曾去過幾次外城,對那邊沒有偏見。” 俞文弈表明態(tài)度,正色說道,“相逢既是有緣,若劉兄不棄,俞某愿為向導。” “這個谷元節(jié),是天墉城最盛大的節(jié)日嗎?” 劉囂倒是無所謂,反正都是演戲嘛,你們大可以按照自己的劇本來。 “倒也不盡然,谷元、長勝、拾花和祭夕四個節(jié)日,在天墉城內地位相齊,但最近時局動蕩,府城也是希望借這谷元佳節(jié),提振一些活力,所以較之以往,操辦的熱鬧許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