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扶光接過木盒,打開鎖片,里面擺放了一根玉簪,一根鳳血玉鳳凰簪,簪頭上雕了九尾,整只簪子雕刻流暢,宛如一只棲在梧桐枝上,垂尾仰頸的鳳凰,巧奪天工,美輪美奐 瓔珞心中大駭,簪子在南朝是定情之物,只有正妻可以戴簪,男人送簪給女子,就代表這個男子,想娶對方做正妻。 簪子是姬如玄親手雕的? 他還會雕刻? 姜扶光心口微窒,將簪子放回盒子里,猛地將盒子蓋好:“南北兩朝風俗不同,姬公子許是不清楚南朝這邊送簪的規矩。” 姬公子不知,長公主分明是知道的,卻沒說要送還回去,瓔珞心中驚濤駭浪,久久難以平息。 姜扶光握著扁長的花梨木盒。 花梨木散發著淡淡的馨香,上頭雕了細致的連枝牡丹,盒子打磨得十分光潔,撫之有油潤光滑之感,并無半分澀滯。 鳳血玉十分罕見,聽說產自西域,因其色彩殷紅而得名,在史料中,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時的禮單,有過相關記載,但鮮少有人見過。 姜扶光從沒見過。 之所以認出這是鳳血玉,是因玉簪通體宛如雞血,純正自然,且毫無瑕疵,普通紅玉鮮少能達到這樣純正的紅。 姬如玄說,這是送給她的賠禮。 她是一個字也不信。 這樣一根雕工精美的玉簪,根本不可能一晚就雕好。 馬車駛過長街,進入一個胡同,在一處宅邸面前停下,衛十二出聲提醒:“長公主,已經到了。” 輕撫著扁盒上連枝牡丹紋的手,不由一頓,姜扶光如夢初醒,將扁盒收進了衣袖里。 瓔珞壓低的眼中,能看到長公主寬袖微沉,顯得有些不太自然。 …… 顧氏是吳興望族,至今已經綿延五百余年,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就是吳興顧氏的最佳寫照。 當年,大虞朝末帝暴虐不仁,各地諸侯紛紛起事,打得大虞朝四分五裂,吳興顧氏當即輔佐南太祖統一南方,平定了南方戰事,立下了南朝百年基業,使百姓安居樂業,不必受戰亂之苦。 如今南朝社稷安穩,吳興顧氏功不可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