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修繕河道是要在二三月份,天氣回暖,雨水比較穩定時,就開始進行,眼下明顯是遲了許多日子。 他還沒開始刁難長公主。 長公主就尋了御史臺的不妥之處,這要怎么整? 柳大夫斟酌了一下話:“此類折子,都是交由周御史在篩選甄別,早前周御史突然致仕,他手底下的各項事宜,也都移交到其他御史手中,但其他御史手中也積壓了大量的事,一些折子,難免積壓了。” 他這話也不算有假,折子積壓,確實有這一方面原因。 南興帝支著額頭,饒有興趣地看著這一幕。 姜扶光頷首,算是接受了這一說辭,接著淡聲詢問:“河道檢修,關乎了生民之什,茲事體大,御史臺也不至于連輕重緩急也分不清吧,孤想,也正因此事重要,柳大夫這才在今日殿上提了此事。” 折子送得有些晚,她批了加急,便命人送進了宮。 加急的折子,都要加急督辦。 “下官今日,不是為了折子早晚之事,”柳大夫虎目圓瞪,“長公主休要模糊重點,混淆視聽。” “柳大夫,言過其實了,”朝堂上分毫必爭,分寸不能相讓,姜扶光道,“柳大夫連重點都沒講,就說孤模糊重點,御史臺說話就不需要究經緣由,只憑著紅口白牙一張嘴?” 柳大夫不由噎住。 南興帝有些不悅:“柳卿,這就是你的不對,御史臺乃天子耳目之司,有監察、糾察、彈劾、肅正朝廷綱紀之責,你身為御史臺長官,如果連你說出來的話,都是紅口白牙,那朕該相信誰?又如何辨忠奸,如何知人善用?如何治國理政?” 御史臺的官員有些誠惶誠恐。 其他朝臣們見陛下如此態度,紛紛繃緊了皮子,心中越發謹慎起來。 朝中的氣氛有些僵凝。 柳大夫額頭上的汗都冒出來,連忙跪地:“陛下息怒,是臣用詞不當,并無冒犯長公主之意。” 暢銷榜17,感謝小伙們的支持,果然票票什么的,要經常提醒才有,我昨天掉出了暢銷榜,今天一下沖到了17,已經足夠說明一切,啊啊啊,但我真不想做一個催催似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