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皇后定了定神:“細作一事,茲事體大,確實應該好好徹查。” 只是,凡重大案件,大理寺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主刑罰政令,及復核刑名, 御史中丞主監(jiān)察,稱之為‘三法司’,最后交由‘三公’決案,三方權(quán)力制衡,誰也越不過誰,往往萬無一失。 事關了南越國細作,理該由刑部、御史臺、大理寺共同審查。 但姜扶光身為護國長公主, 但凡與皇室有關的事, 也都越不過宗室,宗室也有協(xié)同案件的職責。 當年穆貴妃被大皇子沖撞小產(chǎn),就是宗室出面處置。 四方協(xié)案才算合理。 皇上先后越過了刑部、御史臺、宗室,直接派皇城司與羽林衛(wèi)協(xié)辦與監(jiān)察,而皇城司和羽林衛(wèi)是直接受命天子。 這與她想的不一樣! 林皇后聲音干澀:“如此不合禮法,御史臺就沒人諫言?” “有的,”景玉垂下了眼睛,小心翼翼道,“戚小將軍當堂詰問御史臺,皇城司和羽林衛(wèi)的職責是什么?把御史臺問成了啞巴。” 林皇后閉了閉眼。 如細作、刺客等,來自他國的威脅,都是由皇城司處置。 羽林衛(wèi)護衛(wèi)內(nèi)宮安危,長公主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遇刺,如此肆無忌憚,威脅的何嘗不是陛下的安危? 不合禮法, 卻合乎情理。 景玉心里泛著涼意:“陛下勃然大怒,怒斥御史臺所奏不實、不盡、不詳,不知所謂, 有誤君誤國之嫌,當堂讓張公公摘了周御史的烏紗帽,強令他致仕,御史臺的大臣們,沒一個敢站出來說話。” 那是御史臺德高望重的老大人。 林皇后捻著佛珠的手,不由一抖:“陛下是在公報私仇,上次周御史彈劾姜扶光,陛下就以御史臺所奏不實,堵了御史臺的嘴,后面才能順理成章的,越級封了姜扶光護國長公主。” 立儲一事,越不過御史臺。 近來朝野上下,因為立儲樹嫡一事,鬧得人心浮動,陛下懲治周御史,是為了殺雞儆猴,御史臺被陛下抓了錯處,就算頭再鐵, 也不敢觸陛下的霉頭。 承恩公府辛苦立下的戰(zhàn)功,是景璋立太子的籌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