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記錄片還能這樣拍?” “絕了啊!臥槽,我打王者的時候無意中撇了眼我爸在看的電視,發現這節目有點東西。雖然排位輸了,但這波不虧~” “這個導演太有才了!” “老實說,看完第一集,我就很想去國家博物館瞅一瞅了。” “我去過博物館啊,當時去的時候,那些文物還不會說話呢!” “哈哈哈,樓上的兄弟你去太早了!” “……” 《假如國寶會說話》搶到了總臺一套晚上九點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雖然和七點半到八點半之間的絕對黃金時段無法比,但依然算得上是一個白銀時段。 尤其是,現在很多人習慣晚睡。 九點正是打開電視打發時間的高峰時段。 所以第一集開播,收視率就喜人。 不僅如此,在播出的當晚,《假如國寶會說話》就在社交網絡引發全網討論。 開門紅! 此刻正在關注節目反饋,追蹤節目收視數據的付友榮,總算是把心放回肚子里了。成了,這種紀錄片的形式,被市場和大眾接受,而且還創造出了不小的熱度。 這絕對是自己紀錄片生涯的里程碑! 當然,這一切還得感謝一個人。 若不是那個年輕人點撥,別說付友榮了,就是他們整個紀錄片小組,熬上幾個大夜,也是絕對想不到這種拍紀錄片的手法的。 總臺九套辦公室內。 一片歡呼海洋。 尤其是參與制作《假如國寶會說話》的工作人員,人人臉上喜氣洋洋。雖然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但是眾人精神亢奮,一點都不困。 “這下咱們頻道總算是熬出頭了!” “是啊是啊,今晚得去喝一個!” “根據第一集的情況來看,第二集的收視只高不低。” 這個推理十分正確。 畢竟,在節目上線之前,沒有任何宣發。很多人,都是無意間看到總臺一套在放這個節目,這才一傳十,十傳百。但是更多的人,等看到這個熱搜的時候,節目早已經播完了。 所以第二集的收視率,必創新高,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付友榮從辦公室走出來,笑容滿面。 見到導演,其他人紛紛祝賀: “付導,今晚你得請宵夜啊!” “恭喜付導,今后國內的紀錄片第一人,肯定就是咱們付導了!” “這節目播完,咱們今年的獎金肯定不會少吧?” “付導大喜,付導請客!” 付友榮壓壓手,笑著道:“沒問題,想吃什么,你們說了算。” 看得出來,付友榮也是心情大好。 這個時候,不知道是誰突然說了一句: “咱們是不是應該喊上許老師一起啊?” 眾人反應過來兩秒,然后紛紛道:“對對對,必須喊上。” “沒有許老師,就沒有這部片子。” “許老師居功至偉!” “付導,你聯系一下許老師吧?” 付友榮沒有立即接話,而是指了指墻上的時鐘,然后道:“這都幾點了?許老師應該已經睡了,咱們這個時候打電話過去,他估計能罵娘。” 眾人一陣哄笑。 付友榮向大家保證,等到真正辦慶功宴的時候,一定請許易到場。 沒有許易,確實就不會有《假如國寶會說話》。 從節目的名字、形式、呈現的內容,許易都給了莫大的啟發和指導,他這個藝術顧問,含金量可太高了。 …… 京城某住處。 博物館的王館長也守在電視機前,認認真真的看完了《假如國寶會說話》的第一集,然后心滿意足的給自己打了一盆泡腳水。 拍的真不錯啊! 現在的年輕人是越來越不愛逛博物館了,或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我們的歷史和文化,了解這個民族的傳承。 他自己其實也想過,要擁抱年輕人。 但是怎么擁抱,卻一直沒有個頭緒。 果然,還是年輕人懂年輕人啊! 這回找小許弄這件事,算是找對人了。 “你咧著個嘴樂啥呢?”老伴的聲音傳來。 王館長樂呵呵的道:“剛剛那節目你看沒?” 老伴:“我又不看這些,有什么好看的。” 王館長似乎一點也不生氣,只是道: “剛剛那個節目,是博物館和總臺那邊,聯手打造的一檔紀錄片節目。拍的是真好,你沒看,那可真是你的損失。” “德行!”老伴不信,道:“哪有自賣自夸的?” 王館長卻不這么看,強行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