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方柏打算未來走芯片方向,那就報考復丹的微電子專業。 而交大的機械工程實力,與青華相比不分伯仲。 國家在高端數控機床、大型工程機械、精密儀器設備、高端航空發動機和高端軸承等機械領域都比較薄弱,如果方柏未來要走攻這些方向,那就選擇報考交大。 兩個方向都可以,哪樣都不差,而且方柏的金手指能夠用得上,比如可設計出更好的電子電路圖或機械設計圖,這也是他選擇這兩個專業的原因。 同時搞兩樣,肯定沒那么多精力,等做好一樣后,再涉獵另一樣。 高考志愿是在高考前幾天就得填了,可不是出分數再填,完全就是盲選,方柏還在糾結中。 信息流通困難,在前幾年想知道大學錄取分數線是極難的。 現在,有一本各大學的錄取情況統計冊,本省的招生計劃數量,往年的錄取最高分和最低線,也可以打電話給大學咨詢,但比較難知道專業情況信息。 1998年后,高考志愿是考完后估分再填志愿,可不知道分數,要是估分過高多半落選,或估太低就吃虧,所以一般考完之后當天就估分,要不忘記答案。 到了2004時,高考志愿則是出分數再填,填的就比較準。 去年參加高考283萬人,大學錄取率為22%。 方柏聽說,恢復高考那年,報考人數達到570萬人,大學錄取率極低,只有5%。 方柏的第一志愿肯定是這兩個學校的其中一個,現在可沒有平行志愿,差一分就只能上普通本科了。 也正如此,填志愿的風險非常大,各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并沒有后世那么大差距,才有低分上名校的機會。 很多省份,不到六百分,照樣能上青北。 報志愿都是參考平時模擬考試分數情況來填寫的,不少考生到高考時就沒考好。 就連方柏都感覺懸,他報那兩所大學,要求的專業分數線也高,特別是競爭非常激烈的江浙省,弄不好就掉到普通本科去了,那只能努力考高分。 當方柏公布他的學校目標后,現場師生,還有家長都忍不住驚呼“哇”。 這兩所大學在江浙省的錄取分數線可不低啊,均在600以上,但620分以上才穩。 如果幾個高分考生都報同一專業,又不同意調劑專業,那真的慘了。 不過,還有一百天,以他的提升速度,還是有希望的。 況且,這只是個目標而已。 臺下的學生,有不少學生跟著吶喊出自己的目標。 “我的目標是溫大!” “杭電工業學院” “浙江化工學院” “哪所大學都可以,只要能上大學!” 如今信息閉塞,大多高考生不知道哪所大學最合適自己。 他們懂的,只有幾個國內頂級大學及省內幾個大學,至于專業,那更不懂了,可查的資料太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