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哎,方柏,那個走一走,看一看的廣告詞不是你小子搞的吧?我聽那個喊話的,很像是你的聲音呀。” 方柏左手托著下巴,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那個同學,極力否認:“怎么可能是我弄的呢,說話跟我像的太多了吧。” “我就說嘛,不可能是老大的。” 王大開說那臺詞是逗比寫的,最不想承認的,其實,當聽到那喇叭的聲音時,他已經八九不離十確認就是方柏的聲音了。 坐在教室里的李會,不知道為什么方柏不敢承認,那他不讓他輕易糊弄過去,一臉壞笑插了一句: “方柏,我可親眼看到過你在那里賣電視,前幾天,我去了一趟,問了女銷售,她說是你弄的廣告詞,攤位還是你家的。” 為了驗證這一點,他還真去問了,而且還問出了讓他驚訝的事,那攤位竟然是方柏家的。 當時知道這件事時,的確讓他震驚了不久,有些嫉妒。 這時代,市場上的家電產品對于普通人家來說都是高昂的奢侈品,更何況還是賣這些東西的賣家,可想利潤不低。看來方柏他們家的家底不淺,這又讓李會心里多少有點不是滋味。 但想到班里不少同學家里做生意,這才感覺正常了些。 “可以呀,方柏你這小子深藏不露。” “方柏同學你家這么有錢,你半個字都沒提,真是太不夠意思了。” “方柏兄,你太低調了。” 不知何時,方柏的位置已經被幾個好奇心重的同學圍住了,大家你一眼我一語地聊著。 方柏瞥了一眼李會,相不到這家伙還真去問銷售員,看來這位同學真是相當“關心”他呢。 再看看同學們看他的樣子,看來不少同學已經聽出來是他錄播的了。 “其實臺詞是不是我弄的,這不重要吧?”方柏撇開家里賣電視的事。 “你不知道吧,你的廣告詞現在街頭巷尾傳唱度很高,高一那群毛小子還拿你的廣告詞排了個小品,據說要在元旦聯歡會上表演。”一個高個男生泡沫橫飛地道。 “對呀,盜用你的臺詞排小品,人氣還挺火的,經過你的同意了嗎?” “是呀,方老大太低調了,我也好奇問了下賣電視的老板娘,人家說是他兒子弄的,哈哈,我想不到你家賣電視呀,這么豪。” 張小愛坐在方柏前排,聽了這么多同學的話,轉過頭,略有羨慕說:“方柏,你家真是賣電視呀? 我媽還想買個彩電,如果是你家賣的,能不能優惠一點?” 方柏想了想,都成這樣子了,也沒必要隱瞞了,承認也沒啥,只是以后麻煩多了一些。 班里60個學生,家里開小作坊的估計有十個左右,這是很大的比例。 在1985年5月12日時,某日報頭版頭條刊發題為《溫城33萬人從事家庭工業》的長篇報道,“溫城模式”首次見諸媒體。 過去幾年,搞小作坊的當地人更多了,溫城才多少人呀。 所以說,班里有六分之一學生家里搞小作坊,可不是胡說。 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家里比較窮,吃肉都難的那種,問他們吃的最多是什么肉,他們肯定說是“螃蟹”“吃螃蟹都吃吐了”。 總體來說,班里學生有錢的比例可不少,只是說暫時輪不到他們支配財富而已。 方柏只好撇了嘴,承認道:“好吧,是我家賣的,班里同學家里買的話,可以九五折,我改天弄個優惠券,可以憑券減優惠。” 張小愛聽到方柏承認自家賣電視,忍不住驚叫一下:“哇,方柏家賣是賣電視耶。” 喊完后,向方柏說:“那這么說,那廣告詞也是你喊了咯,我還以為大家開玩笑呢,嘿嘿,方柏,你真厲害。” 看到大個頭低下頭,眉毛一挑:“大個頭,我記得你說過,你罵方柏是逗比呢。” 王大開聽到張小愛這么說,臉瞬間紅了,抬起頭反駁:“你肯定聽錯了,沒有!你不要亂污蔑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