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成本不到一百塊一臺,你們都說了,這個電視都能賣一千多,還怕不賺錢呀。” 兩老看到兒子堅定的眼神,知道不好再勸了,況且?guī)装倥_電視都買回來了,一萬元已經(jīng)投進去了,不做就可惜了。 一萬元吶,他這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存到一萬。 如果真如兒子所說,有那么好修,有那么好賺錢的話,退一萬步來說,似乎也能接受兒子再復讀一年。 身為溫城人,對經(jīng)商并不反感,大多有錢人的孩子考上大學,最后還是回到家庭企業(yè)。 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家庭生活更好。 兩老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 接下來,兩老問了許多問題,方柏一一回答,有所隱瞞,但能說的都說了。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父母才結(jié)束“拷問”和“嚴審”,也同意了,方柏也舒了一口氣。 方石問兒子:“那我去能幫上你什么?” 兒子折騰出這么大事業(yè),按照他保守計算,如果成功賣掉這批電視,少說賺幾萬塊。 兒子有本事了,有自己的主見,老子沒啥本事。 所以方石不想干涉了,看看能幫上兒子什么。 “先做一些瑣碎雜事吧,慢慢熟悉,媽也可以辭職了,一個月才幾十塊錢,累死累活的還被人歧視。”方柏要改變父母的思想,必須讓兩老親自參與,培養(yǎng)他們經(jīng)商的理念。 幾年后,父母肯定成為自己的一大助手。 父母才四十出頭,要慢慢改變他們的農(nóng)本思想。 方柏非常清楚父母的性格,就算有錢了,讓他們啥也不干,根本不可能,閑不下來。 務農(nóng),或者經(jīng)商,跟前半輩子做完全不一樣的事。 自從改革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之后,身旁很多人也放下鋤頭開始做生意,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富起來了,你別說他們倆早就蠢蠢欲動了,就是當初兩個孩子還小,為了穩(wěn)妥起見都沒踏出那一步,想等孩子長大點再說,結(jié)果一晃就幾年過去了! 如今,看到兒子都先入行了,肯定有想法的。 當?shù)厝说募易迤髽I(yè)就是這么干起來的,不少是帶家人把企業(yè)做大。 可以說,后世江浙省的大型民營企業(yè),大多是家族團結(jié)搞起來的。 在這個治安不太穩(wěn)定的時代,方柏目前能信任的只有家人。 方柏的企業(yè)未來是走家族或者其它形式,未來不好說,但十年內(nèi)肯定是家族模式。 “兒子,我暫時不辭職吧,等你和你爸賺到錢了,我再辭職更穩(wěn)一些。”方柏母親有些糾結(jié)。 “那行,隨你吧。” 方柏知道一下子還難改變母親的想法,但她能接受就好。 父親沒說什么,就代表他同意自己的安排了。 突然間,方柏肚子餓得“咕咕”叫了起來,一家人相視而笑,劉鳳清有點心疼:“馱著那么大的彩電,村里路又不好走,還沒吃飯吧?” 方柏摸摸肚子笑道:“沒吃呢,剛從店里趕回來,還真有點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