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出租:兩層樓房,占地面積75平方,建筑面積160平方,簡單裝修,年付500塊,位置:金塔路239號” “廉價平房出租,建筑面積95平方,半年一付,年租金180塊,位置:金塔路58號……” …… 價格從年租幾十塊錢到兩三千都有。 這年頭房子很便宜,但公寓樓卻很少。 今年5月份,溫城第一棟公寓樓,即黎明僑村16幢236套共24439㎡公寓竣工、交付,房價為1850元/㎡、1600元/㎡、1250元/㎡三等,這個價格在這個年頭是極高的,比申城帝都都要高,這個信息是方柏在報紙上看到的。 住宅樓也少,像剛竣工的溫迪錦園均價才一千五。 到了2000年,溫城新房房價也才兩三千一平; 在2001年時,溫城開始出現炒房團,全國炒房團也是從這里興起。 到了2003年,溫城房價接近一萬,全國數一數二,申城都沒這么高,然后溫城炒房團開始轉向申城。 當然,如今的私房還是很便宜,幾百塊錢一平方,但極少出售。 租金貴主要是小作坊太多了,供不應求。 轉了兩個多小時,方柏找了一棟占地面積70平方的二層樓,5米開間,深14米,簡單裝修,當然沒有貼瓷磚,有衛生間,已經裝好水電,年租360塊。 位置就在甌北一中南門附近,符合方柏的要求。 他也懶得再找了,這年頭找房子真的很麻煩,附近符合他要求的就這一處,勉勉強強,再遠一些方柏就不想租了。 找到房東,看下房子,感覺差不多后就簽租,記錄下水電表后給年租金,談好年租不用押金,拿到鑰匙。 忙完房子,時間已經下午三點鐘。 走到十字路口,看到一個穿著西裝的年輕人坐在摩托車上顯擺。 這個年輕人的西服袖口商標還沒剪掉,在這個年代,西服袖口的商標不剪是時髦的標志。 如今能有一輛摩托車和三十年后開著奔馳法拉利差不多,所以這個土豪小伙一副很拽的樣子,方柏很想飛踹他一腳。 “麻的,騎摩托車了不起呀!” “哥bba都有過!” 方柏忍不住吐槽,又不得不承認現在有摩托車真是了不起,至少他目前買不起。 在這個年代,方柏體驗到沒有交通工具的麻煩與不便,他想買一輛自行車,老是坐人力三輪車支出也不少,主要還是不方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