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血月皇朝境內,距離血月皇城萬里之遙有一座占地千里的重城——鎮王城。 此城極為繁華,人群絡繹不絕,卻井井有條,不時有巡邏士兵在各個街道游走查探,戒備之森嚴,怕是僅有皇城可以穩壓一頭。 但,鎮王城卻并非軍事要地,也非運輸要塞,之所以如此,蓋因坐落城中央的一座府邸——鎮南王府! 顧名思義,就是鎮南王居住的府邸。 說起鎮南王,所有血月百姓都會有一種由衷的自豪感,因為鎮南王雖然封王,卻姓湘,并非皇室宗親,乃是血月皇朝流傳千古的傳奇。 據史料記載,初代鎮南王本出身貧寒,乃一貧苦人家獨子,三十年寒窗苦讀,卻是數次名落孫山,許多人都以為又是一位懷才不遇的書生,估計一生也就是個窮困潦倒的命了,當個私塾先生或許能混個溫飽。 像他這樣的書生無論是哪個皇朝都數不勝數,即使左鄰右舍都漸漸很少談及那位曾經被廣傳的才子,當許多人都忘記有這么個人之時,從邊疆傳來兩個轟動全朝的消息—— 征南大軍大敗而歸,三十萬血月將士幾乎全軍覆沒! 天陽皇朝出動五十萬大軍,乘勝追擊,有趁勢吞并血月皇朝的野心! 血月百姓人心惶惶,朝廷亦是急不可耐,最終血皇下旨,招募新軍以抵抗天陽大軍,但最終也僅僅招募到二十萬人,這里面都是未曾上過戰場的新人。 固然血月皇朝剛剛遭受了損失,但舉國之力湊足五十萬大軍依舊綽綽有余,不知血皇何以只派遣招募的二十萬新軍去抵抗強悍的五十萬天陽大軍。 當時的天陽皇朝正值鼎盛,當代陽皇乃是一位鋒芒畢露的馬上皇帝,對軍隊的訓練極為嚴苛,因而天陽大軍的戰力極為強橫,兵鋒所指,血月皇朝這等老牌皇朝也唯有節節敗退,血月三十萬大軍連天陽邊關的城門都沒碰到就幾乎全軍覆沒,可見天陽大軍的實力。 面對如此強敵,朝廷卻消極應對,血月朝中上下乃至平民百姓,皆頗有微詞,稱血皇此舉乃是雞蛋碰石頭,這二十萬新軍怕是一個都回不來了。 一開始事情也正如世人所料,新軍出征的第一個月,剛剛與北伐的天陽大軍對壘就一敗涂地,損失一城,隨后的三個月,新軍依舊敗績累累,血月邊關城池接連淪陷,新軍將士也遭受了五分之一的損失,極為慘重。 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第四個月開始,新軍雖然依舊常吃敗仗,但已經有了幾場小勝,隨后的兩個月新軍打勝仗的次數逐漸增多,到了第七個月,新軍雖然又損失了部分力量,但已經能夠勝敗參半,與天陽大軍一戰了。 血月百姓又燃起了信心,開始有許多有志青年自愿加入新軍,到了第九個月,新軍的人數不減反增,不僅超越了最初的二十萬,更是達到三十九萬之眾,真正意義上能夠與天陽大軍分庭抗禮了。 第十個月開始,新軍已經在天陽大軍的攻勢下站穩了腳步,沒有再損失任何重要城池,打破了天陽大軍銳不可擋的氣勢。 第十一個月到第十二個月,新軍開始反客為主,收復了不少失地,優勢逐漸轉移到了血月一方。 接下來的三年中,天陽大軍與血月新軍不斷角逐,各有勝負,僵持不下。 只是僵持中天陽大軍的兵力和補給、士氣在不斷消耗,血月新軍雖然損失更大,但由于更多生力軍的加入,卻一直膨脹到了五十萬,更是占有天時地利人和,于是在兩軍開戰的第五年中,節節敗退的不再是血月新軍,而是人數銳減到了三十五萬以下的天陽大軍。 這一年中,血月新軍氣勢如虹,接連收復失地,到年底,天陽大軍前四年侵占的城池已經幾乎被血月新軍收了回去。 第六年,天陽大軍退回關內,新軍趁勢南下,圍困天陽邊關數月不克,終于在血皇的旨意下,奉命班師回朝。 至此,兩朝交戰有了結果,雖然只是擊退了天陽大軍,而且血月新軍傷亡遠勝天陽大軍,沒能占到天陽皇朝的便宜,但對比六年前三十萬血月大軍南征卻慘敗而歸,甚至因此成為天陽皇朝入侵的借口,丟失大片疆域來說,這樣的結果已經是驚天之喜了,是足以讓血月舉國歡騰的大勝! 而更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不敢置信的是,血月新軍班師回朝,享受全朝百姓的敬仰時,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轟動了整個血月皇朝。 湘南! 對,沒錯!正是后來的初代鎮南王,湘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