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書房就在東廂房。 溫秦桑很快就跟著婢女過來了。 進屋看到長公主不在,他的目光微微閃爍一下后,在距離同昌郡主和陳安寧較遠的位置坐了下來。 “坐那么遠做什么?說話都費勁。”同昌郡主指著她對面的位置,“坐這里吧。” “不過七八步路,哪里就費勁了?”溫秦桑說著,目光不經意地看向陳安寧。 看到她眼里的戲謔,不由微微怔愣一下后,忍不住笑了。 的確與記憶當中那個小心謙卑的模樣不一樣了。 溫秦桑低眸,記憶的砸門也隨之打開。 那是去年十二月初。 國子學的同窗相邀去青山寺‘觀雪賞梅論茶’。 在青山寺后山的梅林,同窗中有人遠遠瞧見她踮著腳在采摘樹梢的梅花與清雪,便揚聲問道:“敢問那邊是誰家的小姐,可是也同我們一樣在采雪摘梅,準備煮茶?” 大魏民風開放,并無男女大防。 同窗這樣的問話雖然稍顯輕浮,但并沒有太大的問題,可她在聽到聲音后,卻如受驚的兔子般,迅速用大氅的帽子蓋出頭,快速消失在了梅林中。 當時,他并沒有看清她的臉。 只記得在紛飛的大雪中,她的衣著有些單薄,大氅也稍顯陳舊。 京城里的小姐們無論門第如何,出門游玩時,都不會穿得這般寒磣。 因而同窗們都在猜測她可能是貧苦人家的女子。 先前喊話的同窗,也為自己的冒失感到了內疚。 后來。 挑好‘觀雪賞梅論茶’的亭子,同窗們各自散去采雪摘梅之時,他在梅林深處,無意看到她跪坐在冰天雪地里,手忙腳亂地烹煮著剛采的梅花茶。 她旁邊的亭子內,陳子苓與孫世子衣著華麗的圍坐著炭火盆,吃著瓜果點心,在有說有笑。 過程中,孫世子不乏對她吆三喝四。 而她不僅沒有半分怨言,且言行間,多是卑躬屈膝,極盡討好之意。 對孫世子和陳子苓言語間的奚落,更是賠著笑臉,忍氣吞聲。 采完雪,摘好梅,回到‘觀雪賞梅論茶’的亭子,聽到也見過他們的同窗說起,才知道她就是那個京城里傳得沸沸揚揚的‘明知道自己姐姐已經與孫世子定親,卻還不知廉恥地一直巴結討好孫世子,妄圖取而代之’的陳二小姐。 巴結討好,她的確有。 但妄圖取而之代……以他所見來看,倒并不見得。 不過彼時他們并不認識,因而對于那個先前喊話的同窗拋開內疚,痛批她沒有廉恥、自甘下賤的話語,他也沒有辯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