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允熥也聞到了,那味道格外的香。 香味的源頭是一家連招牌都沒有的小飯館,雖然沒有招牌沒有幌子,可是卻帶著煙熏火燎,最為鮮活的生氣兒。 小店門口兩口大鐵鍋,咕嚕咕嚕的開著,熱氣中帶著誘人的香。 這時代的人一般都是兩頓飯,此時正是下半晌的飯口。小飯館里坐滿了敞胸露懷的漢子們推杯換盞,大口吃喝。魁梧的店老板,不時拎著菜刀從后廚探出頭,跟相熟的老客說說笑話。 爽朗的老板娘也不避諱,就在自家的店里親手上菜收拾碗筷,門口一個半大孩子是小伙計,肩膀上搭著一條干凈的毛巾,笑呵呵的賣力吆喝。 人生百態(tài),世俗煙火大致如此。就像后世朱允熥常去的快餐店,吃慣了那里的味道,跟老板老板娘混熟了,就算是大酒店都不想去了。 見一行人過來,小伙計笑著快跑兩步,點頭哈腰的迎過來。 老爺子,您用飯嗎? 小伙一開口,朱元璋頓時眉開眼笑,因為對方的話中帶著淮音。 應天城是大明的都城,大明從朱元璋以下半數(shù)之上的達官貴人,都是出身草莽的淮人。曾有詩云,馬上短衣皆楚客,城中高髻盡淮人。 所以自從朱元璋在建都應天府之后,城中淮地的百姓也多了起來,尤其是他們老家淮西那邊,許多人拖家?guī)Э诘搅藨旄幕ɑㄊ澜缬懮睢? 于是,朱元璋的話里也帶上了家鄉(xiāng)的口音,都有啥吃地? 老爺子,咱們是老鄉(xiāng)呀!俺們家是淮西人!小伙計笑容更勝,把一張桌子擦了又擦,換了干凈的茶水,站在邊上笑道,今天咱這小店兒有城外湖里新鮮的河魚小蝦米,有早上在集市上搶來的豬下水。 說著,小伙計低聲笑笑,還有鄉(xiāng)下莊子中送來幾條大黑狗,俺家小館子掌廚地是俺老叔,地道的定遠縣手藝! 那鍋里就是狗肉吧?朱元璋笑道,來二斤肥點的,酒也打一壺。說著,看看朱允熥,大孫,你吃啥? 狗肉!朱允熥心里好笑,這要是后世那啥主義者知道了,還不罵死人? 他愛狗,前世小時候也養(yǎng)過狗。他不會主動吃狗肉,但是別人若是吃,他認為也沒資格去攔著人家。 再說,大多數(shù)人反對的是吃那些寵物狗,至于最為聽話溫順的田園犬很少有人關注。 可是,這個時代若是有人說這東西不能吃,怕不是罵死,而是被打死。而且,淮地在飲食上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 定遠縣的狗頭,那可是淮西都出名。朱元璋繼續(xù)笑道,當年你爺爺咱當和尚游歷的時候,城里頭那些有錢的財主老頭,大早上起來就是吃肉喝早酒,哈哈! 當時咱在想,要是等老了,咱也能過上那種日子,有酒有肉。嘖嘖,給個皇帝老子都不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