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幫她一把?”秦軒:“怎么幫?” “餓鬼道能吃靈魂,聞所未聞,”兔姐:“畫妖師有靈魂嗎?” “對啊,畫妖師沒有靈魂。” 靈魂是什么,這是古人對自我意識的一種定義,對立與肉身,可問題是,靈魂到底來自于肉身,還是獨立于肉身之外? 意識來自于靈魂,還是來自于大腦? 然而這在畫妖師的世界里,卻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定義方式,因為靈魂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古老時代,人類根本沒有靈魂的說法,肉體就是肉體,意識就是大腦,沒有什么狗屁靈魂。 有人說,人死化作靈魂,靈魂轉世,成為各種生靈,以此周而復始,就是輪回。 他們說這是永恒。。。 可問題是,靈魂卻會破滅,魂飛魄散,那么當靈魂湮滅后,人的意識又會去往何地? 秦軒看過很多玄幻、修真小說,里面的修道者不想跟凡人一樣,短短幾十年就死去,所以渴望長生不死,可是,等他們活了千百年后,因為廝殺,被人打的魂飛魄散、神形俱滅,其下場比凡人死去還要悲慘,后者至少還有靈魂,還能去投胎轉世。 當然,不同的小說里,說法不一樣,并非所有修真小說都是西游記那樣,有地府,有陰間,大部分其實是沒有的,而且就算有,說白了也不過是厲害一點的鬼修。 可無論如何,秦軒對比這些書中所定義的靈魂概念,其與普通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只在于,普通人百年便走向了終結,而靈魂的概念,其實就是將這個通往終結的過程,延長了一些,但最終還是要消亡的。 所以,除非有人發現一個東西,意識的基礎單位,并且說,這個意識單位是最小的了,永遠不會消亡。 那么,人們可以說,意識是永恒的,或者說,可以永恒。 “畫妖師不屑于靈魂,人就是人,為何要做鬼?”兔姐說:“所以畫妖師沒有靈魂,每一個畫妖師都是純粹的人類,而靈魂之說,有兩種渠道,一種是自行修煉,就像封添仙、采朝翁理念里的元神,脫胎于肉體,卻能翱游九天,哪怕肉身覆滅了,也可以基于元神,重塑肉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