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初抵鄢陵-《大魏宮廷》
第(1/3)頁
第八十八章
洪德十六年的九月底,肅王趙弘潤與二十名宗衛便已抵達了鄢陵。
鄢陵并不算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但架不住它的地理位置著實有些特殊,它的南面便是鄢水。
鄢水,又稱鄭水,是古鄭國比較知名的河道,而隨著歷史變遷,待等鄭國滅亡之后,魏、楚便在各自陸續的擴展發展中逐步囊括了鄭地,形成了如今魏、楚對峙的局面。
而在鄢陵的東側,大概百余里外,又有一條河流,這條河流便是南北走向的蔡河,正因為有著這條河流,因此,當楚軍大規模侵入魏國疆域的時候,兵部的物資輸運源源不斷地經蔡河從大梁運至鄢陵。
莫以為兵部的官員只曉得求和,事實上他們在向天意陳請對楚求和的同時,該做的,他們還是會做,并不會因為他們認為鄢陵難以抵擋楚軍的攻勢,便索性放棄鄢陵,連必需的物資都懶得輸運了。
正因為有著兵部與戶部的支持,目前鄢陵雖然情況并不樂觀,但總算是牢牢守住了鄢水,沒有使楚軍越過這條天險。
抵達了鄢陵后,趙弘潤并沒有第一時間進入鄢陵城,而是與宗衛們攀登附近的山丘,登高眺望鄢陵一帶的地形。雖然鄢陵城內必定會有當地的水路地形圖,但是那些繪于畫布紙上的地形圖,終歸會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偏差。
因此,趙弘潤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這片土地,畢竟以他超強的記憶力,牢記這些地形根本不成問題。
潁水郡,是地貌比較復雜的郡地,郡內多丘陵,因此,潁水郡內有許多以『陵』為名的城池,比如鄢陵、辰陵、安陵、信陵、襄陵等等,而在丘陵與丘陵之間,則多是地勢平坦的平原,以及眾多的河道。
不可否認,潁水郡是大魏疆域內河道最密集的郡地,那些眾多的河流匯聚起來,便是天下知名的潁水流域,其支流分布甚廣,遍布魏國、宋地、楚國、魯國,乃至于齊國,最終流入不同的海域,是這些個國家中頗為重要的水運、水利。
而鄢水,則是整個潁水的一個上游的小分支,河道起始于新鄭,經長社、鄢陵等地,最終匯入蔡河,再由蔡河匯入潁河。
其河道最寬為十五六丈,最窄處十一二丈,水勢并不湍急。相反,由于眼下正值深秋入冬季節,鄢水的水位明顯下降,這就使得楚軍的舟船難以從蔡河下游逆流開入鄢水,行駛到鄢陵城附近幫助楚國的步兵登陸對岸。
畢竟鄢水只是潁水體系中一條上游的小分支而已,它在深秋入冬季節的水位,并不足夠楚國的舟船正常行駛。
也正是這個原因,楚軍在鄢陵城一帶的鄢水對岸,造了幾座營寨,只能老老實實地憑借步兵,強渡鄢水,攻打鄢陵。
然而,楚軍的情況也并不樂觀。
雖然說楚國起初堪稱勢如破竹地攻破了魏國好幾座有河川之險的城池,但那只是由于前線的魏將防備不足,或者兵力上不足以防守眾多的楚軍。
而隨著這些城池的陷落,戰敗的魏軍一步步后撤,最終撤退到了鄢陵城,這就使得鄢陵城內的守軍人數大增,盡管軍中的士氣由于前線屢屢戰敗的關系普遍低迷。
據鄢陵城向朝廷傳達的報訊,目前鄢陵城內有士卒超過萬人,其中包括兩千五百名的本地守軍,以及多達八千多人的前線潰軍。
不過在鄢水的對岸,卻有足足五萬多的楚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朔州市|
泸州市|
六安市|
义马市|
扶余县|
六盘水市|
平潭县|
陕西省|
扎赉特旗|
利津县|
喀什市|
满城县|
枣阳市|
班玛县|
肇东市|
丹寨县|
玛多县|
新河县|
绥中县|
临桂县|
东兰县|
陵川县|
彰化县|
安国市|
台北市|
镶黄旗|
乾安县|
曲阜市|
泰来县|
泰顺县|
华容县|
克东县|
抚松县|
镇坪县|
英超|
广水市|
蒙城县|
哈巴河县|
磴口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