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先前陸時晏帶兵出海,江棠棠便親自為之準備過一次物資。 不過船上不方便生火做飯,地方也有限。所以像紅薯土豆這些東西基本沒太用。 而是用面粉等,做成方便攜帶又扛餓,還不容易腐爛的餅子。 另外還有先前她為陸時禮出海特意準備的茶和豆子,后來陸時禮因為干旱,暫時修改了出海的時間,這些東西也沒用上,便給了帶兵出海的陸時晏。 而這次與船上不同,陸地上好生火做飯,而且他們還是以逸待勞的一方。所以紅薯土豆這樣的粗糧,也是士兵糧食的一部分。 當然也不能全是紅薯土豆這樣的粗糧,不然士兵吃多了粗糧沒力氣打戰(zhàn)。所以除了粗糧外,她還準備了魚粉等較為營養(yǎng)的糧食。 江棠棠帶著車隊趕到蒼梧邊關(guān)的時候,謝忻已先一步領(lǐng)著兵到了蒼梧邊關(guān)。 他這次只帶了五百精兵,與陸時晏今年才組建的重擊隊。 重擊隊伍人數(shù)不多,只有一百人,但全部騎的是犀牛。 幕僚府的許多官員都覺得,應(yīng)當要把重擊隊當成秘密武器,在戰(zhàn)場上給敵人最后一擊。 但謝忻卻覺得,這支犀牛隊雖然一直操練,但卻沒有上過戰(zhàn)場。 是時候借著大周的兵力,磨礪一下這一支隊伍了。 如果蕭曄知道他費盡心思調(diào)來的軍隊,被謝忻拿來練兵,只怕會氣死。 蕭曄不敢動京城周圍的軍隊,最后在各地七拼八湊,調(diào)了一支萬人的軍隊過來。 軍糧缺乏,再加上干旱缺水,又長途跋涉,讓這支比嶺南多出數(shù)倍的軍隊,一開戰(zhàn),就被謝忻帶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許多士兵直到被擒,都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而躲在后面,等著大周和嶺南開戰(zhàn)后,順勢搶奪嶺南的西戎柔然人,也被那震得大地顫抖的重擊隊嚇得沒了魂。 此番祁弘深親自帶隊來了蒼梧,本是對嶺南勢在必得,可看著嶺南用這么少的兵力,將大周打得潰不成軍,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 這陸時晏,果然和他想的一樣,是塊硬骨頭。 “少主,那就是嶺南的神牛嗎?”郭少安瞪大了雙眼,無比艷羨道:“這比我們的精騎還要威猛啊!要是我們也能有這樣一支騎兵,何怕不能拿下大周,一統(tǒng)中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