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慢,苗木處在休眠狀態,本就是栽植木本藥材的黃金季節。 再加上村民們冬日農閑,方便請工。是以,江棠棠抓緊時機,請了大量工人來家里做工。 她出的工價高,還包一頓飯食。 不僅附近的村民都來了,甚至好些遠處的村民也結伴前來做工。 江棠棠讓何秋娘挑了幾人當監工,全權負責前期的工作。 而工人的飯菜,則在莊上請了一個婦人幫著做飯。這些婦人和地里的工人干活的工人一樣開工錢,十五文一天,包一頓午食。 如今四處鬧饑荒,江棠棠給工人開的飯菜并不算好,都是粗糧,不過管飽,吃多少個菜窩窩她不管。 做窩窩頭用的青菜,除了找莊上的人家買一些外,還有一些是家里下人在地里挖的野菜,江棠棠也時常將空間里的紅薯葉混在其中。 本來是想著反正空間里紅薯葉太多,這些人給她干活,沒給人吃肉,但給點有靈氣的紅薯葉,滋養一下大家的身體,讓大家干活的效率也高一點。 因為紅薯葉給的不多,但每天窩窩頭的量卻很大,所以大伙除了感激精神稍好一些外,村民們平日里并沒有什么別的感覺。 但有一個村民,家里十分的窮,還有一個病了多年的兒子。 那村民每天來陸家干活后,都少吃幾個窩窩頭,省下幾個帶回去家人吃。 他兒子本來病得都下不來床了,可吃了他帶回去的窩窩頭,身體居然漸漸有了起色。 開始那村民還只以為兒子是被苦到了,狠心拿工錢買了幾個雞蛋回去兒子補身子。 但兒子吃了雞蛋后,身體并沒有什么改變,反倒是吃了陸家的窩窩頭,每次吃完后,兒子的精神都肉眼可見的好起來。 他連試了幾次后,確定是陸家的窩窩頭的原因后,連忙找了陸家煮飯的幾個婦人打聽,“老嫂子,你們這窩頭都是怎么做的?味兒怎么做的比我家里的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