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和州南莊相似的場景,出現在嶺南的各個角落。不過和州南莊不同的是,鼓勵大家的人從蘇氏換成了別人。 而對于抓到的蝗蟲如何處理,各地也想出了許多不同的辦法。 有人提議直接在野外燃起草堆,將裝有蝗蟲的背簍和竹筐等,直接放上去熏。 蝗蟲來得比人們想象的還快。 嶺南各地的老百姓是發現了地里出現了幼小的蝗蟲,就立即往上報。 江棠棠和陸時晏收到消息,立刻做出安排。 在海灣試驗場養的鴨子,以及各地養殖場的雞鴨鵝全部投入了滅蝗蟲的大軍之中。 甚至連江棠鞥空間里養的野雞,也都加入了滅蝗大軍。 原本因為干旱,缺少糧食的雞鴨鵝,因為吃了大量的蝗蟲,肉眼可見地變肥起來,母雞母鴨母鵝也都開始拼命下蛋。 這讓放雞鴨鵝的工人個個笑得合不攏嘴。 雖然這些蛋并不歸他們得,但上面是會發放一部分獎勵給他們。 只是蝗蟲起得太快,這些雞鴨根本不能完全消滅蝗蟲,這時候,人工捕撈就成了消滅蝗蟲的主力軍。 而在野外就地熏死蝗蟲的辦法,最后也被各地采納,成為熏死蝗蟲的主要辦法。 而州南莊村民想的,用海水將蝗蟲燙死,再放入烤爐烤干的辦法。 因為取水麻煩,再加上熱水燙過的蝗蟲更不容易烤干,很快被村民們摒棄,用了更為方便的就地熏死法。 當然,這種用煮沸的海水燙死后蝗蟲再烘烤的辦法,也不是完全就沒有地方用。 一些靠近海邊,取水方便的村民,在背簍等工具不夠用的,也會使用這樣的辦法。 當蝗蟲的時候,不光裝蝗蟲的背簍等工具不夠用,就是先前準備的捕撈蝗蟲的網也不夠。 這時候,江棠棠先前讓難民編制的網就起了大作用。官府一面給民眾發網下去,一面公布蝗蟲的收購價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