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9章民-《詭三國》
第(1/3)頁
長安之中,三輔之內,開始動員地方兵卒參加戰爭了。
這些地方兵卒,多數都是退役,或是參加過一定基礎訓練的兵卒,只需要稍微強化訓練一下,就可以很快的適應戰事需求。
這批兵卒的兵餉和其他普通兵卒是一樣的,同樣也享受戰時功勛的累積獎勵。
在動員征召的時候,有不少地方甚至出現了爭斗的現象,為了證明自己還有能力上戰場,一些平日里面好脾氣的,也臉紅脖子粗的與人相爭,為的就是自己能有一個名額。
畢竟驃騎麾下兵卒退伍的待遇,著實讓不少人眼紅。
雖然有一些習性不好的人,會在短時間內把自己退伍的安家費花得干凈,但是不管是這些人自身,還是他們身邊的民眾,都不會覺得這是驃騎的錯,因為絕大多數的退伍兵,都是或多或少的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生命軌跡,有了一定的財產積蓄。
從無到有,是最難的一件事。
在大漢,以及后續很長時間的封建王朝之中,越是穩定,便越發的沒有讓百姓改變自身階級的空間,范進中舉之所以會成經典,孔乙己的長衫之所以不敢脫,就是因為社會的容錯率太低。在一個容錯率非常低的封建王朝之中,士族子弟可以逍遙自在的游學,創業失敗,但是普通百姓只要脫下了長衫,之前在學宮之中連續的個人簡歷就立刻會中斷,成為廢紙一張!
故而,丁舉人的孩子即便是個秀才,也可以通過舉孝廉得到縣長職位,而孔乙己就只能正視自己長衫下薄弱的身板,明白什么叫做封建階級不可逾越,不該想的別妄想。
斐潛之所以在軍制上得到了普通百姓的熱烈擁護,最為關鍵的原因,就是斐潛讓普通百姓看見了可以摸得到的未來,無論是生還是死。
這和后世的養老金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維護社會穩定,激勵民眾奮斗努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關中三輔連續幾年吸收了大批人口后,其中一些人陸續給原來的家鄉傳回信息。于是在山東之中,關中三輔自然也有了一些屬于民間的『名氣』,特別對貧苦的百姓有了很大吸引力。在山東制度沒有改進,壓迫依舊慘烈的這幾年,即便是沒有戰亂,依舊產生了很多逃荒的流民,傳說中能吃飽飯的關中三輔就成了這些流民的首選。
這也是使得山東逐漸不滿斐潛的原因之一。
嚴格來說,山東之地并不是真的就支持曹操打贏斐潛,但是他們絕對支持維持山東的政治結構穩定不變,再續三五百年不動搖,如果可以通過這樣一場戰事,既限制了斐潛繼續推廣新政蠱惑人心,又可以讓曹操專心于外,不在內部找他們麻煩,那簡直就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對于這一次的征召,民眾的踴躍,也使得長安三輔之中某些人徹底閉上了嘴。
而且為了不妨礙春耕,荀攸還特意控制了前來報名的人數,進行了一定的篩選。畢竟今年的春天不是很友好,雖然長安對于倒春寒已經有了應對的經驗,但是依舊還有一些田畝受到了災害。
棗祗也忙著帶著農學士在長安三輔四處檢查耕田情況,讓受到災害的耕田及時補種一些其他的莊禾,比如高粱。雖然高粱比起粟麥來更不好吃,產量也較低,但多少也是糧食。
同時因為倒春寒的現象再次出現,不管是民居還是暖棚,都需要大量的磚瓦,這使得對于磚瓦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在秦嶺山腳下的制磚工場內幾乎是沒有停過工。
而這些擺脫了農業限制的工人,也擁有了比農業人口更高的消費能力。
家具,衣服,食物等服務于工人需求的產業,也是在蓬勃發展。
這就使得長安三輔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讓那些傳統士族子弟無法理解的現象。明明在潼關之處打
得不可開交,可是在長安三輔之內似乎并沒有受到戰爭的多少影響……
這的確當不少人覺得詫異,難以理解。
長安之中閑散人韋康,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正站在戲臺上,振臂而呼的,那個穿著一身普通兵卒盔甲的年長者……
這名穿著盔甲的人,明顯是有些蒼老,他已經超過了可以上場廝殺的界限。
畢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廉頗。
但是除了上戰場肉搏廝殺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工作適宜這一類有戰場經驗,并且是忠心擁護斐潛的人的……
那名老卒用他沙啞的聲音大吼著,『勝利屬于大漢!屬于驃騎!』
一群報名征召的退伍兵也跟著振臂而呼,『勝利屬于大漢!屬于驃騎!』
情緒是會感染的,在連續幾聲高呼之后,就連在附近經過的百姓也紛紛的加入了響應的隊列之中,場面頓時十分的熱鬧。
『是誰給我們的戰袍?!』
『是驃騎!』
『是誰給我們的兵餉?!』
『是驃騎!!』
『是誰給我們的勝利?!』
『驃騎!驃騎!!』
『驃騎!萬勝!萬勝!驃騎!』
『哦哦哦……』
韋康又臉色復雜的看著他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来县|
西宁市|
津市市|
宝坻区|
黔西|
金门县|
五寨县|
越西县|
鄂托克前旗|
江城|
北安市|
雷山县|
桃园市|
花垣县|
九龙城区|
宜宾市|
河西区|
锡林浩特市|
将乐县|
布拖县|
马公市|
临海市|
康定县|
绿春县|
萨嘎县|
开阳县|
大足县|
上高县|
新昌县|
芦溪县|
金坛市|
长春市|
芷江|
阳曲县|
吉木乃县|
高邑县|
玉门市|
金阳县|
大悟县|
大丰市|
平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