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5章曲頸向天歌,一定能勝利-《詭三國》
第(1/3)頁
『人心思定啊!』
楊彪簡直是痛心疾首,眼眶都有些發紅,『弘農百姓何辜?!天下百姓何辜啊!』
一旁的楊修也是面容有些扭曲。
弘農這幾年容易么?
楊氏上下這幾年容易么?
這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一點點局面,在賭桌上東扣西摳的一點籌碼,眼見著就要化為飛灰!
問題是,還不得不賭!
當然,現在的楊彪會喊著『百姓何辜』,至于當年他將弘農壓上牌桌的事情,就基本上忘記了,反正人都是要向前看的么,怎么能抓住過往的一些瑣碎小事就不放呢?
很明顯,如果東西雙方一旦開戰,率先倒霉的,就是弘農,就是雒陽,也就是楊氏。
而現在就到了楊氏下注的時間……
不下注也不是不行,但是很顯然當東西兩邊推出賭注的時候,就會順帶也將楊氏的籌碼吞噬進去,到時候根本就說不清楚究竟原本屬于誰的籌碼了,畢竟籌碼上面又沒有刻楊氏的姓名。
在沒有開戰之前,主動上繳籌碼,說不得還能獲得一些戰后的利潤分配。
可問題是,這是個火坑。
火熱,滾燙,最底下噴著巖漿。
不管是楊彪還是楊修,都還沒有修煉到炎魔的程度,不能以巖漿為家……
『父親大人,』楊修叩首道,『不如……孩兒再入關中為質!』
對于楊修來說,關中就是火坑。他的家傳之學,其實已經偏向于山東的微言大義方向上了,和長安的青龍寺的方向并不一樣,所以真到了長安,即便是想要做一個名流磚家什么的,都是搞不太起來。
成為不了名士,也就連最后的一層護身符都沒有,旁人想要怎么捏就怎么捏。更何況之前楊彪舍棄了關內話事人的身份,將隴西出賣,使得西羌戰事糜爛,要說關中隴西沒有些人和楊氏有些小齷齪大仇恨……
就連驃騎實際上和楊氏都有仇,這也是楊修之前在長安呆不下去的一個原因。
楊彪沉吟許久,然后緩緩的搖了搖頭,『即便是為質……也是無用……』
質子,不算是什么新鮮事。
『質子』與『和親』,似乎是一體兩面。
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處于對立統一的關系。雙方雖然時有戰爭發生,但在更多的時間里,他們都需要一個安穩的環境去休養生息。為了維護這難能可貴的和平,中原往往是選擇和親,而周邊的少數民族常常派出質子表達親近臣服之意。
楊修想要再為人質,可是……
質子常常是為了表現臣服的忠誠,就像是『策名委質,貳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數矣。』臣服者和效忠對象所建立的這種以忠誠為基礎的人身隸屬關系,成為了周朝乃至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道風景線。
這個時候,人心還沒那么復雜,或者說臉皮還比較薄。
到了漢代的初期,漢弱而匈奴強,所以便是和親為主,等到漢武帝收拾了一頓匈奴之后,匈奴也就漸漸的覺得『今事漢則安存,不事則危亡』,開始遣送質子入漢。
在李廣利征破大宛國之后,周邊的小國也是嚇壞了,紛紛讓子弟入質漢朝,長安城內的西域質子數量一度達到頂峰。而后的封建王朝,也并沒有突破漢代質子制度的羈絆,兜兜轉轉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楊修的想法很美,但是同樣也還是有一點稚嫩。
楊彪搖頭說道:『若是你入關為質,那么為父就只能死戰于雒陽……而且,還未必能保全楊氏……』
『為什么?』楊修的意思是他既然為質子了,那么關中就必須多少出些兵馬什么的來保證雒陽的安全,但是他稍微思索了片刻之后,臉色就變得蒼白了許多。
因為他……
不值。
龐統有大把的理由來拒絕為雒陽提供支持,甚至在楊修還沒想到要去當質子之前,龐統就已經燒了兩個倉廩,搞得長安好像是兵荒馬亂一般,再這樣的情況下,楊修若是強硬的要什么派出援軍,恐怕在長安的所有人都會像是看傻子一樣的看著楊修。
即便是不講人情,單從戰略的角度來說,長安守著函谷和潼關即可,又何必在雒陽上費工夫?
函谷淪陷,雒陽必然不保,潼關淪陷,長安就是危險。
所以楊修去長安,不管是當質子,還是去求援軍,結果都是一樣。
雒陽會在曹軍的第一輪,或是第二輪的進攻當中淪陷,楊彪要么就是必須臣服于曹操,要么就只能是死在雒陽。而楊彪投降曹操,楊修則在關中,看起來似乎很美,不管哪一方勝利,最終都能保存點籌碼,但是實際上是最差的選擇,因為不管是在哪一方的人最終存活下來,都不可能得到后續的重用。
那么質子的意義又有多大?
頂多類似于投降輸一半,而且再也沒有上桌的機會。
在楊氏面前,最好的選擇就是戰事展開的時候,徹底的倒向一方,然后才能分享勝利的果實,當然也要承受戰敗的風險。
選斐潛,還是選曹操,這是一個問題。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镇康县|
岚皋县|
瑞金市|
南安市|
太原市|
西宁市|
台山市|
瑞安市|
健康|
若尔盖县|
个旧市|
烟台市|
尼木县|
五原县|
监利县|
平遥县|
宜宾市|
晋中市|
淮阳县|
宁河县|
河南省|
西乡县|
西平县|
松潘县|
大同县|
永和县|
五莲县|
辰溪县|
汪清县|
广州市|
永春县|
全椒县|
阳西县|
砚山县|
益阳市|
开封市|
永定县|
延津县|
吕梁市|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