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甘寧和諸葛亮早一步得到了消息,對于沙摩柯緊張兮兮的江東十萬人馬的數值,甘寧和諸葛亮的態度都是一致的,就是『號稱』而已。 別說是在南越人都比漢人多的武陵地區了,就算是在漢人集中的江左地盤,吳郡等地,想要一點準備都沒有的匯集十萬人,也不是一兩個月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就算是整個大漢之中,也就只有驃騎大將軍之下的各地常備軍團是可以一聲令下即刻開撥,而各地郡兵都必須等候集結后勤安排等等。山東之地也是一樣,只不過可以隨時調撥的并不是曹操麾下的兵馬,而是各個統兵將領的本部人馬而已。 就拿諸葛亮所熟悉的川中兵馬來說,能當日就能出發的只有徐庶手中的成都常備軍,巴北地區的嚴顏手中的常備軍,以及甘寧手中的巴東大營,還有徐晃將軍統領的偏向于川南地區的軍團。其余的地區郡縣若是出動幾十幾百當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一旦上千就夠嗆了。若是大郡,地方軍千人以上的集結大概需要三到五天,若是上萬人就需要集結五天到七天了,而且這還是在驃騎之下地域,若是在那些平日里面沒有武備,更沒有地方巡檢進行協助調度的情況下,一個月都集結不了上萬人的也不是不可能…… 更不用說糧草儲備調度等等的問題。 江東十萬人肯定沒有,兩萬人應該差不多。可就是兩三萬人,武陵蠻也未必能夠抵抗得住。 甘寧立刻出兵當然沒問題,而且也只有甘寧可以出擊。 嚴顏在巴北,徐晃在川南,即便是這兩個人能過來,舟船指揮作戰能力也比不上甘寧。 針對管轄境內的叛亂賊匪什么的,甘寧等人有先攻權柄,可以直接處置后再行上報,可是跨境出擊么,當然需要得到準許,至少是徐庶這個層面的書面授權才可以。 甚至徐庶也必須和驃騎報備一下才能下令,所以必然要一些時間,這也是甘寧和諸葛亮不會和沙摩柯就江東出兵進行議事,有意扯開話題的一部分的原因。 所以甘寧出動去幫沙摩柯去對付江東兵卒不是什么問題,問題是時間,即便是走最快的飛鴿路線,也需要七到十天的時間。怎么湊出保守估計的十天時間,亦或是用什么辦法再拖延一下江東的步伐,就成為了當下甘寧和諸葛亮思考的問題。 過了片刻之后,諸葛亮輕輕拍了一下手:『甘將軍,我覺得我們似乎可以考慮一下另外的方向……你覺得江東征討武陵,為什么會派黃蓋黃公覆作為統軍大將?』 『什么意思?』甘寧摸不著頭腦,『有可以對付黃公覆的計策了?』 諸葛亮眼眸之中有光澤閃過,『暫時還沒有,不過……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ヾ(^▽^ヾ)…… 黃蓋領了軍令之后,便是帶著本部人馬和剛剛匯集起來的江東兵卒,登上了舟船,逆流而上,第二天晚上就到了云夢澤,然后修整了一天,便是繼續行進。 武陵地區多山,江東兵就算是再多,也沒有辦法撒開來進山中去,也就頂多只能之沿著河流進軍,平定沿河地區的這些南蠻亂賊。當然大多數的村鄉縣城也都是在水源附近,比如所謂的五溪,就不是山上的那種小溪,而是五條河流,然后匯集到了云夢大澤之中。 漢代這些地帶基本上來說都是屬于野獸鳥蟲的地盤。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王室就經常到云夢澤來打獵,后來圍繞著云夢澤也產生了不少的故事。 只不過不管是故事還是神話,都對于當下大漢的云夢澤一帶的發展沒什么作用,大漢人并不會因為云夢澤或是武陵的山川秀美,就千里迢迢的跑出來排在山道上一個接一個的看著對方的屁股,所以這片廣袤的地區之中,人口并不多。 而在這不多的人口里面,南越人又是占據了大多數。 這一塊塊用水勾勒區分出來的地域,往往是舟船行使一兩個時辰都未必能見到什么人影,偶爾能見到一些穿著骯臟或是赤身裸體的南蠻,或是樵夫,也都是向土撥鼠一樣呆立發出吼叫聲,然后便是窣的一聲縮回了林木之中去。 江東兵大多數都非常習慣在舟船之上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說,舟船就像是他們流動的帳篷,移動的廚房,以及堅固的營寨。因此這些兵卒并沒有覺得這一場對于南越武陵地區南蠻越人的討伐,是多么難的一件事情,甚至絕大部分的兵卒都感覺跟輕松,就像是參加一次大型的集體郊游。 若是之前對于南越的討伐,也確實是比較輕松的。 南蠻越人也有船,但是船只這玩意并不能像是在陸地上作戰一樣,誰便砍些木頭竹子便是可以當成武器,而且也可以殺人。在水面上,大船和小船之間的差距,簡直就像是巨人和孩童一般,除了真有什么輕功可以水上漂的,基本上船只被毀就什么武勇都用不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