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順出發了。 車師在漢朝與匈奴的拉鋸戰中,其實就如墻頭草一般,哪邊強就投靠哪一邊,直到逐漸滅亡。 小國的悲哀大體上都是如此。 只不過本身車師前后因為間隔了天山余脈,天山以南,便是前國,天山以北,就是后部。中間連接的通道,稱之為他地。 他地有道,有山,有河,有谷,有門,有隘口。 『金子山,老河,上下店谷,石子門,瓊達坂口……最后,便是務涂谷……』 高順看著地圖。 這條路并不好走,或許也是正因為有這樣的艱難的道路,以至于車師后部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很安全,漢軍不會來。 高順卻來了,拖著病痛來了,他的傷還沒有痊愈。 高順已經派遣了哨探四處查看,加上原本向導的情報,也確認車師人在金子山河谷一帶,確實是有駐扎兵馬。 金子山河據說是有金子的,也有人在河谷之中淘得一些金沙,但是因為產量不是很大,所以也沒有太多的人前往,只不過是一些車師本土的人有一點沒有一點的淘著,也因此形成了一個小的城市,或者叫做鄉鎮。 高順之前派人去招降,但是不知道是車師人自己膽大,還是車師人覺得漢人膽子小,亦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反正在金子河谷這里的車師人趕走了高順的使者。 那就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只不過這天氣…… 高順仰頭望了望依舊有些陰沉的天空,皺著眉頭。 可惜大都護不聽勸,否則等夏天再來,再堅固的城門也經不起火藥爆破。 『報!前方沒有發現異常!』斥候隊率前來回報。 高順收起了地圖,然后抬頭四望。 此時先一步過河的兵卒已經是紛紛到了周邊的高處,然后舉起了代表安全的綠色旗幟。按照驃騎軍典,凡遇險阻、河流、谷口、山高林密等處,都必須先派出斥候進行偵測探索,然后以紅綠旗幟表示是否安全,大軍方可后續行動。 以前這樣的事情,是將領才懂。然后那些在軍中百戰下來的老兵,才能相傳。可是現在操典在手,即便是按照操典上的條例一步步做,多多少少也有五十分的水準。 像是當下這樣的偵測,那種平地之中一聲炮響,然后被人團團圍住的情況,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 高順掃視一眼,看見在通行路線上的遠近高點之上都有代表安全的旗幟,便是點了點頭,『傳令下去,開始渡河。』 旋即高順身邊的親衛展開了旗幟,朝著前部的軍陣用將旗一點,然后又舉起了代表方向的信號旗,同時有鼓聲傳出,代表著有新的命令,讓周邊的軍官注意。 在前線的軍校便是舉旗呼應,然后開始分發號令。旋即短促的哨聲響起,然后分成次第過河。最先過河的是刀盾手,然后第二部分是弓箭手,等到這兩部分的兵卒開始向外拓展建立陣線的時候,后續的兵卒戰馬才陸續跟上。 高順只是帶了兩千人。 一千漢兵,一千附庸兵。 他沒有多要兵馬,一方面是高順覺得車師后部雖然號稱有數萬人馬,但是實際上多半是連老弱和普通牧民一起算進去了,真正能夠作戰的不過就是數千人罷了,所以兩千兵馬便是足夠了,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一條道路是要翻越天山,雖然不像是從關中到川蜀那么的崎區艱辛,但是也并不可以平坦長驅,人馬多了反而可能會礙事。 中軍過河之后,在前部持續向前的斥候哨探,又是傳來了新的情報。 高順看了之后,便是下令傳令兵讓各部分的頭領到中軍集合。 前后部的軍校,還有附庸兵的頭目卡扎都來了。 附庸兵卡扎,當然他的名字不僅僅是兩個音節,而是一共有十幾個音節,因為太長了,所以根本沒人記得住,或許連他自己的親屬都未必能叫得全,故而不管是誰,都叫他最簡單的前兩個音節,卡扎。卡扎說他自己父輩曾經是莎車王族,后來被疏勒的人給滅國了…… 嗯,反正西域這邊的情況很混亂,或許千百年來,在西域之中,只有土地是永恒的,大大小小的王國都是過客。 高順展開了地圖,幾個人湊到了地圖前面。 高順指點著說道:『我們現在在這里……過了這條河,便是金子山城,有車師的兵卒在城中駐守,這一個點必須打下來,否則我們即便是前進,側翼也會受到威脅。』 前鋒軍校說道:『他們發現了我們么?城防堅固么?奔襲突城是否可行?』 『有接觸到車師的哨探……』斥候隊率說道,『他們應該是發現我們來了。』 『就算是沒有發現,也并不好突襲破城。』高順說道,『這城建在半山上。最好是能引他們出來。所以……卡扎,你詐敗誘敵出戰,你能不能做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