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興八年。 正月下。 告別了斐潛之后,張遼一行便是急急往西,不日抵達了汧水。 臨近黃昏,張遼便是在汧水邊上扎營。 此番前往西域,張遼并沒有帶自己全部的人馬,依舊是帶著他的兩百余人。 與張遼暫時同行的,還有另外一個西涼人,賈詡。 賈詡是準備前往金城,『碰巧』遇到了張遼,便是同路而行。 夕陽晚照,映得汧水一片血紅。 張遼站在汧水邊上,神情之間略有一些恍忽。 賈詡緩緩的走了過來,細長的眼眸掠過了張遼,然后便是將目光也轉向了汧水。 汧水不遠之處,便是陳倉古關。 這里不僅是當年漢王劉邦進軍的戰場,也是之后許多次戰役的爭奪之地。最近的一次大戰,則是漢靈帝時期的西羌之亂。 西羌之亂前后十年,有三次重大的轉折,兩次和陳倉這里相關,最后一次王國率領大軍圍攻陳倉八十余日不得下,才導致了西羌聯軍最終的崩壞。 這一塊并不大的區域上,似乎還能聽到當年的喊殺聲、馬蹄聲、呼救聲、刀兵聲,依舊還能看到遮天蔽日的煙塵,昏昏然的日光,還有那些暈染潑濺肆意流淌的艷紅。 『昔日,某于彼處……』賈詡伸手指了一下方位,『昔日一戰,揚塵萬丈,淹沒四野,兵馬亂戰,前后失位,呼號震天,兵刃激揚,旌旗蔽日……』 『某亦曾至此……』張遼點了點頭,『舊涼州刺史耿氏,召六郡之兵……某當年游歷四方,亦在軍中,充一小校爾……』 賈詡頗有些意外的看了張遼一眼,『文遠將軍與某想到一處去了……想當初,耿氏可是一門十九侯……不知文遠將軍,覺得這耿氏……當時所為應是如何?』 張遼默然,然后呼了一口氣,緩緩的搖了搖頭。 賈詡瞄了張遼一眼,見其沉思不語,便也沒有多說什么。 此時此刻,在張遼心中,翻騰不已。他明白,賈詡為什么要提及耿氏,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涼州刺史耿鄙,是當時的六郡統領,另外一方面則是這個耿鄙,志大才疏,親信小人…… 對于這個耿鄙的情況,張遼多少還是知曉一些的。 耿鄙出身耿氏家族,而如果要評選東漢開國第一功臣家族,耿氏當選則是毫無爭議。 從光武帝劉秀踏上河北之地開始,上谷太守耿況就始終力挺劉秀。在耿況選擇劉秀之前,其長子耿弇則是早期就追隨在劉秀身邊,后來高居東漢開國云臺二十八將的第四位。耿況有六個兒子,除了長子耿弇,他的二子耿舒、三子耿國,都因戰功受到光武帝劉秀的信任。 耿氏第一代耿況受封喻糜侯,第二代耿弇封好畤侯、耿舒封牟平侯、耿霸襲爵喻糜侯。到第三代又增加兩個侯爵,耿國的兩個兒子,耿秉獲封美陽侯,耿蘷獲封粟邑侯。到第三代,耿舒的一個孫子又承襲母親隆慮公主的食邑,受封隆慮侯。 自光武登基之后,耿氏一時風光無二,一共有十九人封侯,出了兩位大將軍和九位將軍。此外還有三位子弟尚公主,后來還有一女嫁清河王劉慶為妃,是漢安帝的嫡母。 像耿氏這么顯貴的家族,東漢一朝非常罕見。 耿舒的孫女耿姬雖然是漢安帝的嫡母,不過她并不能因此當皇太后。漢安帝是清河王劉慶的庶子,生母左小娥,他是以藩王身份繼承了叔叔漢和帝的皇位。漢和帝的皇后是鄧禹的孫女鄧綏,按照法理,漢安帝登基后,必須尊鄧綏為皇太后,而耿姬只能停留在清河王妃的位置。這是耿氏一族,離外戚巔峰最近的距離。 然后,就沒有了。 后來就是竇氏崛起。 因為耿氏豪橫一時,家族之中自然也就少不了囂張之輩惹人痛恨,肯定就會收到各個方面的打壓和限制,在加上耿氏后來還在復雜的政治斗爭中,數次押錯了寶。 隨著歲月的流轉,竇氏家族波浪式前進,而耿氏家族則一路下滑。漸漸地,耿氏后人成了政壇的配角,為了彌補這個缺陷,他們不得不選擇投靠核心力量。說白了,這跟賭博差不多。 第一個下錯賭注的,就是耿秉的弟弟耿蘷。跟耿秉被利用不同,資歷尚淺的耿蘷,把賭注壓在了竇憲身上。在接連兩次追隨竇憲,征伐北匈奴取得戰功后,耿蘷獲封粟邑侯。漢安帝即位后,竇憲遭到清算,耿蘷受到牽連,被一擼到底,同時被奪封。 第二個壓錯寶的是耿舒的孫子耿寶。耿寶是耿姬的哥哥,漢安帝即位后,以『元舅』身份,當上了大將軍。他是既耿弇之后,耿氏家族的第二位大將軍。耿寶其實很清楚,他這個舅舅其實空得很,為了鞏固地位,他一面與中常侍李潤、樊豐等勾結,一面竭力投靠閻皇后及其家族。耿寶最為人不齒的是,他以誣陷的方式,害死了太尉楊震。 不過,耿寶下錯了注跟錯人。閻氏為了長期獨霸朝政,授以外朝彈劾耿寶勾結宦官,刺探宮中機密,以大不道罪名罷黜耿寶。失去權柄的耿寶,自知難逃清算,于是自殺了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