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江東尋求著自己的道路的時候,遠在交趾的劉備等人,也準備著一些事項。 交趾周邊的土著,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土著,大體上是以自然的界限作為分隔,比如河流或是山嵴,或許翻過了一道山,越過了一條河,就是另外的一個部落,不同的一個族屬。 大多數的占人部落土著,都是住著樓房。嗯,是兩層的那種『樓房』,下面住著牲口家禽,上層住著人,所以說是漢代沒有樓房的人可以退散了,因為基本上就連東南方向的這些部落,不管是閩越還是交趾,房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結構。 漢代最早的時候在交趾也有一些行政架構,但是當年的體系太過于粗糙,嗯,不僅是當年,就便是到了后來的封建王朝,也是一樣的只是粗略的經營著邊疆這些部落土著體系。一般來說大體上都是給與某個實力較大的一些的部落土著頒發朝廷認可的官封,基本上也都是世襲。這些人往往都被稱之為『土官』,或是『土司』,作為官職的交換,這些土官一來是彈壓其余的土著,維持地方治安和社會秩序;二是每年按時完成官府派下來的各種攤派。 這里有官面上的賦稅,也有官吏私人的所謂『吉錢』。 當然,收取的錢財之中,也少不了土官他們自己的收入。畢竟不管是土官大小如何,官府都不給什么俸祿的,全得靠他們自己去征收。換而言之,只要土官每年把該繳的各種公賬和私賬的錢財賦稅按時繳納了,土官在自己的領地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基本就是一土皇帝。 這種政治結構模式自然是省時省力省心。對于那些不愿意離開中原的士族子弟來說,來邊疆擔任官吏,對于士族子弟來說,也就算是下了一個基得不能再基的層了,熬個三五年,鍍鍍金或是鑲鑲銀,逼格一下子就上去了,再往上走也自然是有了資本。 可如此以來,使得這些邊疆之地,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的漢家歸屬…… 這就是后世很多華夏周邊的小國,明明從華夏身上得到了很多文化傳承,卻根本不承認華夏文化的原因,因為這些小國從一開始,就是土官在管理,這些世代傳承的土官,會像是各種電視電影上面所表示的對于中央封建王朝那么忠心耿耿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換源app】 這些答桉,難道那些渾身上下除了心臟不長心眼,其他地方全部都是心眼的朝堂高官大老會不清楚? 肯定都清楚,但是他們肯定都是秉承著光頭強的名言在做事,那什么外必須什么內么,不先將琢磨自己后腰子的人搞趴下,又怎么有心思搞外面呢? 劉備帶著關張,緩緩的步入了一個土著寨中。 幾名像是勇士模樣的土著,將劉關張三人引到了村寨外面的一個小廣場上。 劉備打量著這個土著村寨。 這個村寨和之前他去過的一些日南的占人村寨都不太一樣。首先這個村寨沒有特別的寨墻,而是似乎用的是一種荊棘作為柵欄。其中還種有藤蔓和竹子,使得整個寨墻不像是死的,而是感覺是活的。 當然不是說什么德魯尹之類的法術,而是這個寨墻是植物構成的。 這種寨墻對于沒有什么特別工具,亦或是普通的走獸來說,都是無法逾越的天塹。 由植物構成的寨墻,從鋪設到成型,想必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這里的村寨,存在的時間很長了。 劉備甚至可以肯定,那些荊棘八九成是有一些毒性的…… 唯一的弱點,就是不防火。 另外一點就是這個村寨里面的房屋,竟然有很多是石頭結構,和大多數當地那種吊腳樓不同,這種泥石結構的房屋也同樣是展現了一定的實力。沒有一定的人手,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不管是開采還是搬運石料,對于日南的占人土著來說,都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不多時,占人勇士又回來了,表示讓劉備三人進村寨。 對于在村外等候這件事,關羽張飛沒發怒。 關羽沒發怒,或許很正常,但是張飛竟然也肯讓他大哥在外等候,也沒發怒? 想當年在諸葛村夫……當然現在沒有諸葛村夫這一場戲了,但是多了個占人村夫。發怒有時候并非是耍脾氣,而是讓人看的,諸葛村夫當然是看得懂,所以張飛怒得起來也放得下,但是占人就未必了,真要怒起來,說不得當場就刀槍說話了。 劉備前來是要談事情的,不是要來耍橫的。 雖然說劉備籠絡了一些占人,但是也就是一些而已,還有很大一片區域的占人是若即若離的,并沒有和劉備多親近,同時劉備想要攻伐這些占人,投入產出比相差太大,所以劉備就來了。 帶著『和平』來了…… 村寨之中有很多好奇的占人,或遠或近的看著劉備等人。 占人幾乎都不怎么穿衣服。 一方面是因為窮,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氣候。 漢代溫暖的時候,中原地域都可以冬天穿單衣夏天光膀子,更何況在日南這樣的地方?漢代的氣候,就連高句麗夫余等地理位置相對偏北的土著,日常都是赤裸的…… 一般來說,占人的服飾,就是在腰間纏些大葉子,或是干脆光著,男男女女都是一樣。身上若是能有些麻布或是皮子的就已經算是上等占人了,比如給劉備等人帶路的勇士,身上就有他們狩獵而得的動物皮子。 若是沒有華夏文化,這些周邊的部落,還不知道要光屁屁多久。 占人大部分裸體,不分男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