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七章 叩長安(十四)-《詭三國》
第(1/3)頁
皇甫嵩斬殺了茂陵的邑長之后,便心無旁騖的站上了陵邑的城墻,全神貫注的關注著長安的具體動向。
茂陵的邑長的猜測并沒有錯,皇甫嵩選擇的是觀望,并不準備聽從王允的號令,馬上就帶兵前往長安救援。
但是茂陵的邑長同樣也猜錯了一點,皇甫嵩的出發點依舊是為了大漢,在他的心中,并沒有覺得他這樣做,有什么不對的。
是的,這是他和楊彪共同的決定。
漢朝的京都一度是長安,這沒有錯,但是如今時過境遷,長安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大漢的都城了。看看現在局勢,若是再將大漢都城定于長安,會出現什么樣的局面?
皇甫嵩往遠處的霸陵望去,那里是楊彪去坐鎮的地方,如今當然也是絲毫不見有什么動靜……
雖然隔了一段距離,皇甫嵩似乎能夠感覺得到從霸陵那邊楊彪投送過來的目光,花白的胡須在風中顫動著,沉默了片刻之后,沉聲說道:“傳某軍令!都準備好!待西涼賊軍全數出現之后,便出城迎戰!”
皇甫嵩身后的親衛連忙將皇甫嵩的命令傳遞了下去,頓時在陵邑城門之下,已經集結待命的兵卒們轟然應諾。
而此時在霸陵的城墻之上,楊彪卻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可憐城中百姓……愿此役蕩平邪逆,還大漢一朗朗乾坤……”
劉艾在一旁說道:“楊公心憂社稷,想必蒼生亦有所感,當知楊公心意也,定能一戰而定!”劉艾原本是陜縣令,后來董卓進京之時,見其談吐不凡,頗有好感,便挾持著一路進了雒陽,讓他在董卓太師府內任職,然后董卓西歸長安的時候,也就一路帶著到了長安。對于劉艾來說,董卓其實并沒有多少的提攜之恩,只是不得已而事之,因此當趙溫私底下開始物色人選的時候,被貼上了董卓標簽的劉艾也就急于洗清自己,緊緊的團結在了楊彪身邊……
楊彪笑了笑,點頭說道:“借汝吉言!當愿如是!”
不管是楊彪,還是皇甫嵩,其實都認為長安不可久留,奈何王允卻始終不肯返回河南尹,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便最終導致了楊彪為首的朝堂中人和王允為首的并州利益的兩個派別分道揚鑣。
自從漢光武帝開始,大漢的根基就不再是關中、雍并涼一帶了,而是徹頭徹尾的偏重到了人口更加密集,并且是在光武帝的偉大事業當中貢獻了決定性力量的冀州和豫州兩個州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育儿|
南雄市|
宁武县|
长治县|
平定县|
洛川县|
炉霍县|
靖江市|
黔江区|
甘谷县|
宁海县|
永平县|
白山市|
玉林市|
明星|
准格尔旗|
吉安市|
瑞昌市|
利津县|
平顶山市|
和硕县|
马边|
峨山|
穆棱市|
十堰市|
榆林市|
雅安市|
孙吴县|
石景山区|
仁化县|
新兴县|
余姚市|
北票市|
嘉荫县|
沙河市|
祁连县|
涪陵区|
无为县|
平罗县|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