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六一章 叩長安(八)-《詭三國》


    第(1/3)頁

    長安城墻之上,警報的銅鑼敲得震天作響!

    在驟然突發的情況之下,守城的兵卒什么趁手的利器都沒有,滾石檑木等等都還在城墻中段堆放著,哪里來得及去搬取過來,只能是在值守的軍官號令之下,匆忙的組織了些弓手,便往下勁射!

    樊稠帶來的這些人為了不引起守軍懷疑,都是沒有穿甲,在弓箭之下,幾乎沒有任何的防御能力,頓時就有幾個被弓箭射中,慘叫一聲翻落吊橋之下,激起的水花轉眼之間也就染成了紅色。

    但是更多的西涼兵趁著長安守軍措手不及的時候,跟在樊稠之后沖了進來,叫喊著奮勇廝殺,將慌亂的守城兵卒殺得精光。

    樊稠砍殺之間,忽然覺得眼前一亮,頓時反應了過來,他已經殺出了章平門的門洞,沖到了長安城的城墻之內!

    長安承平已久的弊病終于是呈現了出來,為了容納更多的人口,也因為城墻之中那有限的土地,就連許多民坊都被迫修建在了城外,就連當初長信宮,也是不得已之下拆除了一段城墻之后才安置到了北面,如此寸土寸金之下,哪里還有多余的土地來修建什么甕城?

    更何況為了解決長安人口不斷增長的問題,還有為了解決漢代的地方豪強,從劉邦開始就有了一項創舉,不斷的遷移各地區的富豪來京城,城墻之內放不下了,便在周邊,特別是在皇帝自己的陵園邊修建了陵邑,同樣具備城墻和基本的城市功能。

    就算是經歷了王莽之亂,長安城的這種帝陵的陵邑制度還是留存了下來,就算是到了現在經歷了幾次戰火,這些陵邑依舊發揮著漢代長安城的衛星城鎮的功用。

    因此實際上漢代現在的長安城,并不是一座城,而是由7座小的陵邑和一座主城形成的巨大無比的城市化的商貿經濟政治的集合體。在七座陵邑當中,有五個較為大一些,也較為繁華一些,集中在渭河北岸,當時聚集的全國各地的富豪極多,相互之間爭富斗強的屢見不鮮,因此在詩歌當中留下的“五陵少年”詞語便是來源于此。

    這樣的城市規模,在公元兩百年左右的時間節點上,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超前的城市結構,說是站在整個世界的巔峰,一點也不為過。

    因此,所謂長安的城防,就不僅僅是一個大城的防御,還是分散到了渭河兩岸一大七小總共八座城池的防御,雖然總兵力數量上來說挺多,但是分散到了各個陵邑,也就相對看不太出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开江县| 炎陵县| 如皋市| 华安县| 临高县| 绿春县| 巴楚县| 当雄县| 民勤县| 屯门区| 和顺县| 讷河市| 敦化市| 邢台市| 镇巴县| 三明市| 南昌县| 辉南县| 德钦县| 安泽县| 武夷山市| 弥勒县| 逊克县| 孝感市| 册亨县| 蒙自县| 桃园市| 调兵山市| 安义县| 临邑县| 湖南省| 瑞昌市| 尖扎县| 湖州市| 香港 | 和硕县| 华蓥市| 海伦市| 吉安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