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六五章 一塊肉骨頭-《詭三國》


    第(1/3)頁

    雒陽城內,宮殿

    董卓和李儒一前一后,緩緩的在宮殿甬道之間走著。

    因為皇帝已經被送到了東都長安,所以原雒陽之內的許多宦官、護衛和女官,都一并遷走了,基本上就沒有剩下什么人,現在的整個皇宮,顯得空空曠曠的。

    在宣德殿前,矗立著一匹銅馬,馬高三尺四寸,圍四尺五寸,體態飽滿,姿勢雄壯,前蹄微微提起,似乎隨時要奔騰而去一般。

    董卓站在銅馬之前,默然良久,才用手摸了摸馬首,輕輕拍了兩下,說道:“文優,某曾欲為一伏波,此生便足矣,未曾想……呵呵……”

    李儒在一旁拱手說道:“夫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昔有麒驥,一日千里,伯樂見之,昭然不惑。周文王渭水識得姜太公,秦穆公五革換得百里奚,明公雖有伏波之志,未見光武之人,可之奈何。”

    這匹銅馬,是伏波將軍敬獻給光武帝,是馬援于在交趾得少數民族銅鼓,然后化銅而鑄的,矗立在此,已經有了一百五十余年的時間了。

    因為馬援擅長于相馬,所以也在這一只銅馬身上融會了當時的幾大相馬家族的經驗,包括儀氏的辯鞘法、中帛氏口齒法、謝氏唇髻法、丁氏身中法等等,因此光武也就將這一只銅馬作為選取名馬的標準,另外光武特意將此銅馬立于此地,也多少有一些伯樂和千里馬的含義在內。

    董卓聽了李儒的講話,默默點點頭,將袖子一甩,手負于背后,往前走去。

    過了明光殿,便是嘉德殿。

    嘉德殿的殿前有嘉德門,又稱九龍門,因為這里曾經是周朝的時候九龍殿的舊址,當然,九龍殿到了漢時早已毀壞,只有九龍門尚且殘存,因此光武當時就在九龍門的基礎之上,修建了嘉德殿,九龍們這時就是嘉德殿的正門。

    董卓仰頭看著嘉德殿門口的牌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站在董卓身后的李儒,卻宛如方才董卓對待伏波銅馬的情感一樣,對于嘉德殿有別樣的一種情緒在內。

    嘉德殿,此殿原先最初是用來制訂漢禮的殿堂。

    漢禮,其實也就是禮儀。當時作為當時法家傳人的曹褒論曰:“漢初,朝制無文。叔孫通頗采《禮經》,參酌秦法,雖適物觀時,有救崩弊,先王之宏典,蓋多閥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宁市| 武威市| 云浮市| 峨山| 苏尼特右旗| 东海县| 武宁县| 阳原县| 曲麻莱县| 师宗县| 微山县| 镇坪县| 长沙县| 锡林郭勒盟| 张家川| 资溪县| 高邑县| 宁南县| 静乐县| 遂溪县| 旬阳县| 会理县| 宁夏| 洛扎县| 惠东县| 宁夏| 永善县| 乌拉特中旗| 龙陵县| 若尔盖县| 永宁县| 波密县| 施甸县| 勐海县| 大邑县| 辰溪县| 青浦区| 安图县| 衢州市| 七台河市|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