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辭行-《詭三國》
第(2/3)頁
斐家本身就不是非常大的世家,而且斐家同樣也面臨著遷徙,也需要護衛來保護主家上下大大小小的人一路往西,所以若不是斐潛自請并州化解掉了袁家和楊家的對于斐家的矛盾,斐敏還真不一定拿出這些來……
朝廷這邊則是算是比較多一些了,總共是調撥了五百的兵士,其中并州兵兩百人,北軍三百人,算是正式的劃歸到斐潛的指揮之下,并配備了長槍五百,環首刀五百,兵甲五百,衣、袍、襲、绔各一千,弓兩百,弩一百,盾一百,馬五十,箭矢若干,另外其他像什么斧、鏈、鉤、爪、叉、角等等雜物兩車,糧草二百石,還預支給斐潛三個月的五百人的兵餉……
也就是說,大漢替斐潛組建了一只五百人左右的軍隊,歸屬其管轄,并包了三個月的維護期,三個月之后,就不在報修范圍之內了,需要斐潛自己去解決了。
以上就是斐潛全部的家當了。
若是比起一般人,那是相當的可觀了,像之前斐潛去過的谷城,也就是兩三百的守兵,所以說現在斐潛一個人掌控的兵力,就抵得上兩個縣城的總兵力了。
但是,這個并沒有什么卵用。
并州那么大,五百的兵,哦,在加上斐潛自己的私兵,六七百人扔到并州里面,真的是一個浪花都濺不起來……
不過斐潛這樣講,未免就讓劉協有些不解了,說道:“既如此,何去之?”
“涼用兵,平叛羌,十有四,用二百四十億。財政為之匱乏,府帑空虛,百官減奉,貸于王侯,仍不得解……”斐潛說了幾個數字,也就是東漢在對付西涼羌胡叛軍的時候的所花費的軍費開銷……
東漢因為采取的是募兵和征發相結合的兵士結構,所以在軍費開支上比西漢要多很多,而且斐潛所說的例子僅僅是對羌胡作戰其中的一次……
可以說東漢對于西涼的羌胡的政策出了問題,導致羌胡反復叛亂,進而影響到整個的國家財政,致使為了平叛,東漢王朝不得不多次舉債,向各個郡縣增加賦稅,就進一步增加了對于普通百姓的壓榨程度,最終百姓不堪重負,又遇上了災年,活不下去了,就發生了黃巾之亂。
當然,在這其中,各地的士族也因為亂世的原因,結塢自保,吸納黑戶,導致漢王朝的賦稅進一步減少,情況更加的惡化……
土地兼并,底層的自耕農越來越少,士族的實力進一步增強,皇室的力量進一步的衰敗。
當然,這些斐潛是不會說出來的,他只是表示如果能夠同化一個胡人,就可以直接給國家增加一個控弦的兵士,而且還省下了原本要針對這些胡人的軍費開銷,就可以緩和整個的大漢財政……
斐潛最后說道:“……夫天下之事,知易行難者有之,知難行易者亦有之,身為臣子,安能件件擇易棄難?況且事在人為,小臣既食漢祿,自當忠漢事,竭盡全力,兢兢業業,為大漢守疆護土,不辜負陛下之恩。”
斐潛說得很平靜,很直白,不浮夸,不遮掩,也沒有什么抑揚頓挫,慷慨激昂,但是卻讓劉協覺得很真實,很陳懇,完全和太傅袁隗那種云山霧繞,又或是太仆王允那種拐彎抹角的言語完全不同。
劉協在珠簾之后默默的將“知易行難,知難行易”念叨了兩邊,不由得點了點頭。眼前的斐潛似乎還是記憶當中的那樣,溫和平實……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孟村|
平湖市|
天等县|
新密市|
乌兰察布市|
太和县|
阳高县|
孙吴县|
安龙县|
阳泉市|
南汇区|
雅江县|
玉田县|
常宁市|
讷河市|
莎车县|
绥棱县|
内乡县|
蓬溪县|
徐水县|
崇明县|
延吉市|
铁岭县|
云浮市|
钦州市|
渑池县|
汉寿县|
寻乌县|
庆元县|
和龙市|
福建省|
乌海市|
太仓市|
汉中市|
衡东县|
彩票|
德钦县|
许昌市|
和平区|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