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曲線而求-《詭三國》
第(1/3)頁
蔡邕所舉出的例子是左傳里面的,斐潛當然是清楚。
鄭子產不是姓鄭,也不是名叫子產。
實際上是此人叫姬僑,姬姓,氏公孫,名僑,字子產,號成子,所以如果連起來的話,這個人實際的全稱是:姬公孫僑子產成子……
好吧,還是稱呼鄭子產比較方便一些。
鄭子產是鄭國的名相,當執政了26年之后,在他逝世的時候,家里甚至沒有任何積蓄可以為他辦喪事,他的兒子和家人只得親自用筐背土來埋葬他的尸體。消息傳到了百姓的耳中,許多人紛紛捐出珠寶玉器來幫助他的家人辦理喪事。
但是子產的兒子不肯接受,最后百姓只好將捐獻的大量珠寶都投擲到了鄭子產封邑的那一條河水里,用以悼念這一位名相。
這一位名相在臨終之前,有一段話在左傳中被記錄了下來:“……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
蔡邕跟斐潛說這個人的意思,恐怕就指的是這一句話。
斐潛說道:“師傅之意,莫非以火制之?”
蔡邕點點頭,然后又搖了搖頭,說道:“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這是后來孔子評價鄭子產的話,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蔡邕是古經學者,而且漢代的儒家還沒有演化到后世那么的變態,所以對于這些人,蔡邕的意思也是很直白,既要嚴管,又要適當的以寬柔,這樣才有可能做好并州的政事。
過分的寬大仁慈容易使人誤以為軟弱,從而得寸進尺,變本加厲;過分的威猛嚴厲容易導致殘暴,從而引起強烈反抗,法紀大亂。所以,寬和與嚴厲相互補充調節,可以避免走極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讓人們心服口服地遵紀守法,對于并州那種胡人和漢人雜亂居住的地方,這種度的衡量則是更加需要小心的平衡。
斐潛又問道:“敢問師傅,稚子墜地初生,不知言語,嚎啕而哭,胡也?漢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靖宇县|
堆龙德庆县|
宜兰市|
安平县|
平安县|
民权县|
息烽县|
棋牌|
阿城市|
通山县|
石林|
房产|
阿拉善右旗|
怀远县|
三明市|
唐海县|
满洲里市|
龙岩市|
衡南县|
子洲县|
喜德县|
旬邑县|
吴桥县|
彰武县|
曲阳县|
武强县|
天峻县|
满洲里市|
运城市|
鲜城|
金华市|
苍南县|
新竹市|
盐亭县|
内丘县|
增城市|
霍邱县|
克什克腾旗|
临江市|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