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詭三國》
第(2/3)頁
而到了漢代,醫家才剛剛從“方技”那里獨立出來,此時還處于醫家學派的形成過程當中,所以醫家的“藥方”也就是由此而來。因為上古方士很多時候是需要超人一等的想象能力和修道理論能力,而在醫家治病過程中卻慢慢的不太適應,所以在漢代,就形成了醫學從理論學派慢慢的向臨床學派的轉變當中。
而臨床學派,最重要的就是各種記錄,包括病理、用藥等等詳細的描述,這些基于每一個人的不同的生理反應,構建出了臨床醫學的基礎。
作為臨床學派的最早的奠基人張仲景顯然對于斐潛的這些記錄非常感興趣,一邊翻看,一邊連連點頭,到最后竟然脫口而出說道:“觀此病錄,頓覺吾之前所記,皆為渣末矣!”
一旁的年老者也是有些心有切切焉的點了點頭。作為淳于氏的老一輩醫師,自然也是臨床學派的鑒定擁護者,所以才和張仲景能聊到一起,探討藥方用物和用量,而不是神神叨叨的聊一些陰陽虛實。
張仲景指著記錄當中其中一行字說道:“咳嗽之癥狀……遇寒則易咳,晨夜咳較劇烈,或有陣歇,伴有喘息……此癥為風寒入體,侵潤肺經也……妙也!此物為何人所作?”
在得知是斐潛所寫之后,竟然走上前來,一把拉住斐潛的手說道:“這位……哦,斐郎君,汝師從何人焉?”
中國古代醫學教育是一種跟師學徒制,師長在中國古代醫學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弟子通常是終生只接受某一師長的指導和教育。這樣,從師就決定了弟子的學習內容、研究特點和發展方向。
所以張仲景下意識就問斐潛是向誰學到了著一個記錄的方法……
“哈哈,仲景差矣,斐郎君非學于方士,乃學于蔡中郎也!”帶著斐潛過來的年老醫師見狀笑道。
你們這個……樓歪了好不好?
“記錄為小,病患為大,”斐潛指了指記錄說道,“患此癥已有經年,用藥石無數,卻依然反復,聲聲咳,身嬴弱,實不堪旅途勞頓,無奈之下以此法求于名醫也……孩兒如父母心間之肉,見其苦痛,恨不得以身代之……煩勞諸位援手為盼!”
言畢,斐潛便拱手為禮,深深的一躬。
一旁的黃忠也是眼含熱淚,跟著斐潛鞠躬為禮。
斐潛的一席話,也是讓三位醫師肅容,便湊到了一起,仔仔細細的翻看起之前所開藥方及各種反應癥狀起來,時不時還低聲的相互交換了一些意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城市|
达拉特旗|
宝山区|
扎囊县|
余姚市|
衡水市|
襄城县|
唐山市|
龙海市|
玉树县|
绥滨县|
平昌县|
大宁县|
五莲县|
澄迈县|
辽阳县|
抚远县|
那坡县|
饶阳县|
望都县|
扎鲁特旗|
南皮县|
福清市|
临湘市|
荥经县|
石门县|
定南县|
鹰潭市|
浮山县|
民丰县|
成安县|
和顺县|
白河县|
新龙县|
镇平县|
从化市|
定陶县|
吉林省|
阿勒泰市|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