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二一章 黃家的隱患-《詭三國》


    第(1/3)頁

    鹿山之上,飛龍亭內,司馬徽和龐德公正聊得開心。

      作為已經年齡一大把的兩個人來說,很多事情都看得開,放得下了,但是自己的畢生所學確實是不愿意就這樣帶到土里去。

      如果說龐德公是繼承了黃老學的傳統,那么司馬徽就是古文經學的繼承人。

      有古文經學,自然就有今文經學。

      這個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最開始的分叉點,就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那一刻。

      當時當任秦國文官最高職位的李斯,向秦始皇申告說道:“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諧守慰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鯨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在這樣一個政策下,很多人家中藏有的詩、書,以及其他百家方面的著作,就“悉諧守慰雜燒之”,只有“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被赦免,可以流傳下來。

      所以當時經學經受了很大的摧殘,而有限度的經書藏書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屬于當時秦始皇的皇家藏書,當時就藏于阿旁宮中。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沒錯,這一小部分藏書仍然沒有逃脫厄運,在西楚霸王項羽的一把火中,也就燒得干干凈凈……

      所以到了漢代,要重新復原經文,就依靠了當時戰亂之后存留活命下來,然后被官方聘請的六經博士,通過自己的記憶和他人的口述,整理出來的一套新編的儒家經文,就被稱之為今文經學。

      而古文經學就是當時在秦朝之時,有一些大儒秘密埋藏起來的一些經書,被后人重新發掘出來,重見天日的那部分。像是劉表的祖輩魯恭王,據說就是挖掘發現了一批孔子的經書而著稱。

      司馬徽就是這樣的古文經學的繼承者,在司馬徽的觀念里,只有古文經才是真正的經書,而像今文經這種,參雜了太多個人化的東西,是不完全的,不為真經,也不為全經。

      所以,當鄭經這種參雜的經文出世,并要成為經學主流的時候,司馬徽自然是坐不住了,找到了龐德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囊谦县| 拉萨市| 庄河市| 千阳县| 德庆县| 秦皇岛市| 渝中区| 平潭县| 兴隆县| 祁东县| 尉犁县| 宁安市| 庆阳市| 祁门县| 华宁县| 邢台县| 内黄县| 定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西宁市| 理塘县| 曲沃县| 阳江市| 丰都县| 措美县| 册亨县| 榆社县| 汪清县| 明水县| 博客| 曲周县| 翁牛特旗| 巴彦淖尔市| 濮阳市| 泗阳县| 神池县| 宝山区| 外汇| 双柏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