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安和大長公主滿意的點頭,而后又看向虞玉熙,質問道:“你今天去意兒的門前大吵大鬧地干什么?” “祖母……我想看看大哥……”虞玉熙委屈地低下頭,“我和大哥一起長大,自小都養在母親膝下,母親雖然性子不好,但對大哥是真心的,現如今能一起祭拜母親,母親九泉之下必然也是高興的。” “你想過你大哥現在高興嗎?”安和大長公主冷冷反問。 “我……”虞玉熙含淚低下頭,“我還想勸勸大哥。” “之前不勸,現在勸什么?你大哥的性子就得好好磨一磨,外面的那些傳言,都不算什么,武不成還能學文,至少得把文學得好一些,也免得出去的時候讓人看了笑話。”安和大長公主冷聲道,腰板挺得筆直。 一輩子的老公主,氣勢多年來沒有弱過。 現在唯一的孫子成了別人眼中的笑話,對于安和大長公主來說,也是切膚之痛,自然也不會甘心。 虞玉熙心頭一動,顧不得抹去眼淚,驚喜地抬頭:“我大哥要好好的學文了?” “暫時還沒有,只要你不去大吵大鬧,你大哥就好好的。”安和大長公主沒好氣地道,“你大哥的性子向來執拗。” 這意思是還沒說通,也就是說虞賢意現在還是頹廢的樣子? 虞玉熙懂了,也不敢在這個話題上再多說,生怕惹到安和大長公主動怒,今天不算是沒有所獲,至少有了二點所獲,也是有所得的。 官道上幾輛馬車緩緩行進,兩邊的護衛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侍衛,刀劍鋒利。 前面又是驛站,一匹馬回身到第一輛馬車前稟報后,車隊緩緩地向前往驛站過去,終于停在驛站前。 驛站里的小官吏馬上恭敬地迎了出來:“下官見過怡王殿下。” 怡王封樂軒從馬車里下來,他長的容色同樣不凡,比起兩位兄長臉有些圓,看著沒什么威嚴,倒是很好說話的樣子。 “這里……怎么沒什么兵士?”封樂軒看了看周圍,驛站不大,這是靠近邊境的驛站,比其他的驛站多一些兵士的。 “王爺,有兵士,但之前有流寇,被借走了一部分。”驛官忙陪著笑臉道。 “流寇,哪來的?”封樂軒看著好說話的臉沉了下來,頓時多了幾分方才沒有的威嚴,畢竟皇家的皇子,即便再好說話板起臉來的時候,都會要人性命。 驛官嚇得一哆嗦,忙道:“下官不清楚,可能……可能是南唐那邊的人。” “南唐?怎么又是南唐?你們大晉還真有趣,有事沒事都怪南唐,可憐南唐還什么也不知道。” 戲笑的聲音從后面傳來,驛官這才看到后面馬車上下來的一個二十幾歲貴公子打扮的人,這里是邊境,一看這位的模樣,稍稍和自家有些不同,頓時就覺得不是大晉的,這是……南唐的人? 驛官一愣后,下意識地往后退了退,看著這位有些不同的貴公子一步三搖地走到怡王面前,對怡王行了一禮后站直身子,笑道:“我南唐的流民可沒有往大晉過來,所謂的流寇,肯定不是真正的南唐的。” “海公子說得極是。”封樂軒微笑道,抬頭看了看外面,靠近邊境,外面其實有些荒涼,以往這地方也是兩國交戰的地方,不過后來被征遠侯搶了回來,就成了大晉的版圖,不過,畢竟搶回來的時間短了一些,民眾并不多。 而在這里民風也彪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