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種情況下,用一個相對默契和穩定的班子來搭檔,確保未來三到五年昌江省委省政府班子能夠在一個相對圓融的氛圍下開展工作,更好的推進工作,應該說中央的這個構想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想到這里尹國釗也有些自嘲,看來中央仍然是更看好陸為民,希望利用陸為民在經濟工作能力上的突出優勢來為下一步昌江發展定向,在這一點上,自己和陸為民的較量還是終歸于失敗了,當然這個失敗還要看怎么來說,或許這只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感覺,所以對這一點尹國釗倒也沒有太多失落感,他有自己追求的目標,而且他也不認為自己這幾年的表現就差了,不要老是把自己和別人比,占位不同,考慮問題不同,自然也有差異,陸為民在經濟工作上的能力是眾所周知的,這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他倒是真心希望陸為民能夠擺脫一些功利和投機的心態,扎扎實實的做點兒對昌江發展有益的事情。 “卓越機械污染事件”以一個大家都很難看懂的方式收場,大家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包括已經離開的奚春秋,但尹國釗還是覺得陸為民有一些政治投機的味道在里邊,沒錯,十八*大的精神在發展理念上有所變化,但這也需要結合各地實績,在尹國釗看來,昌西州的問題是有過則改,有功則獎,而不應當混淆是非,弄成一個含混不清的概念,弄得大家想干不敢干,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對的。 當然他也理解陸為民的一些想法,但如果站在省委*書記的角度上,這就不太可取了,或者說,這仍然是一個回避矛盾的短視做法。 只不過處于當時那種狀態下,尤其是奚春秋的突然出頭,尹國釗都覺得的確不太好處理,只是這件事情過去了回過頭來總結經驗,尹國釗才覺得自己當時還是欠缺了一些剛性果決。 不過這一切已經過去了,現在應該是陸為民表演的舞臺了,自己在昌江的舞臺表演也到了謝幕的時候,傷感中,尹國釗也有些明悟,每個人都需要走到這一步,無愧于心就好,起碼他見證了昌江這一個轉折時期的蛻變,他很自豪。 “書記,聞部長來了。”秘書的聲音將尹國釗從沉思中喚醒過來,他點點頭:“請他進來。” 即將謝幕,謝謝兄弟們!(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