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趙三在雞西-《異寶秘藏》
第(1/3)頁
12歲那年,因為酒鬼父親墜崖,趙大寶在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祖父趙弘德留下的箱子。四個本子,三個是老牛皮的本子,扎扎實實的用油紙包著。剩下還有一個大厚本子的老筆記本,翻了翻似乎是趙弘德的日記。
趙大寶看書就頭疼,加上酒鬼老爹雖然沒事老是抽他。可到底是父子兩個相依為命,老頭子一死,趙大寶也沒心思去細看這些東西。等村里的人幫襯著料理往了后事。趙大寶最先惦記的事兒,就是央求著老支書先給自己把名字給改了~
趙大寶這個諢名,許是老頭子喝醉了隨口起的。小趙對這個名字也很不滿意,主要是他的發小劉虎家里養了個賴皮的菜狗子。就叫小寶~大寶小寶,聽著就和兄弟倆似的。在村里小趙沒少因為這個名字被人取笑。
當然,劉虎日子過的也挺難的,這村子都是一家人。劉家坡~就趙家一戶是外來戶。后頭不知道拜什么神仙的雜廟邊上住的孤老頭,算輩份是劉虎他三叔公,他就叫劉小寶。反正劉虎遛狗從他門口過,喊一聲狗就得挨揍。
但別管劉虎怎么挨揍,小趙這頭都不得勁,等他老子死了剛過了頭七下了葬,小趙就憋著翻了半天的書把自己名字給改了。趙大寶聽著也不像個學名,他一說村里老支書也沒啥意見。人家家里沒大人了,叫啥不就自己做主了嘛~
就這么著,趙大寶成了趙三寶。年紀小不懂事,翻的是本歷史書,寫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小趙一看,這個人厲害啊?人家叫三寶,這三寶比大寶好像厲害。他一別扭就把名字給改成了三寶。
后來小趙知道了鄭和的職業后挺后悔的,而且三寶感覺輩份比小寶又低了一點。
但等明白過來再要去改,人家老支書不樂意了。沒工夫搭理你這沒幾天就又要改名字的。就叫三寶了!
趙三寶也沒辦法,和人說的時候,只能讓人家喊他趙三,雖然聽著更是沒啥內涵了,可好歹比三寶要中聽。
趙三寶12歲沒了爹,好歹村里比較厚道,專門拿了筆錢。算是照顧趙三寶,小地方也沒什么福利院。只能是讓他吃百家飯,添個筷子添個碗的事兒。在哪家吃呢~哪家就畫個道,回頭村里給貼補一點。
沒了大人管著趙三寶這個學習自然就見不得人了,讀到初中畢業,他一個是也考不上好學校,二一個是也沒人給他交學費,他爹一死,家里就剩幾畝地了,村里幫忙給租了。夠他吃穿的,交學費就別想了。到了這個地步,孩子一個人也沒有個手藝,眼看著就要混社會去了。老支書給幫了個忙,給他活動了活動送去當了兵。
按說他年紀是不夠的,可小地方,加上那個年頭戶籍管理沒這么嚴格。私下里改了改年紀,老支書的兒子又是大裁軍那年退伍回來的。還有些戰友關系在,就把趙三寶連著村里另外一個小子一起給活動去當了兵。
跟趙三寶一起當兵的是他一鐵哥們兒,比他大三歲,學了幾年手藝沒學出來,也閑著了。村子就這么大,同齡人不多都是男孩子容易往一塊湊。村里一個趙三寶、一個養小寶的劉虎,還有就是一個這一起當兵的大個三個人最好。
這人叫劉元龍,人長的又高又壯。大伙都喊他大龍~小時候瞎玩鬧,三個人在后頭的雜廟里頭磕頭拜過把子。劉元龍行大,劉虎行二,趙三寶行三。他這趙三的喊法也就更瓷實了。
上了綠皮火車,一路向北。到了哈市附近的軍營里頭練了三個月,就給分配了單位。趙三寶和劉大龍也沒被分開,這倆人都沒什么關系。能送進來當兵已經是村支書出了大力了。到分配的時候,一沒什么背景,二也沒什么突出的表現,結果就成了鐵道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渑池县|
赣榆县|
桃源县|
泗水县|
娄烦县|
嘉黎县|
隆回县|
任丘市|
石城县|
达日县|
满洲里市|
错那县|
长岭县|
汝南县|
绥江县|
黎城县|
兴国县|
务川|
舟山市|
绥宁县|
清丰县|
鹤壁市|
黑水县|
双柏县|
弥渡县|
达州市|
北海市|
阳西县|
三门县|
桦甸市|
梨树县|
水城县|
定兴县|
白城市|
余庆县|
涟源市|
霍邱县|
张家川|
大竹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