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尋常修者,吐納煉氣,修行性命,不悟大道?!? “于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最終走到了三花聚頂的道路上,如此的境界,可以稱之為是人仙?!? 齊無惑忽而明悟,道:“是玉陽子師兄……” 老人頷首,淡淡道:“他這樣的人,也是積累下了外功,但是過于執著,連求道者都算不上,往后偶有福緣,走地祇一路是為山神土地,走陰司一路則是鬼將城隍,或領符詔,升上天宮,做一尋常仙人,辛苦奔波,終日不得清閑,可得一枚丹丸續命?!? “雖然是仙,不過是尋常,天庭之中各大帝君天尊的名下多有如此官吏。” “在天則為天官,在地則為地官,在水則為水官。” 老者又道:“比人仙高些的,便已經能勘破這些執著卻又難以放下,已經悟道卻又不能脫身,困頓于道門八難?!? “本是天地之才,卻又執迷不悟,悟而不脫,終究小成。” “可長生住世,號為陸地神仙?!? 齊無惑心中被觸動,若有所思:“是現在的玉妙師姐?!? 老人頷首,復又隨意道:“那玉清門下,弟子雖多,九成不過是如此之才?!? “尚且不如你師姐?!? “而她若有一日可以勘破,自己走出來,自此用功不已,修行到超凡脫俗。” “走到陰盡陽純,能為身外化身的地步?!? “能三花聚頂,可五氣朝元,在老夫的口中,如此便可以稱呼為神仙?!? “于道門能法天象地,于佛門號他化自在。” “上清門下得到真傳的十二位弟子,倒也有大半不過是如此氣候罷了?!? 兩棵老松之下,那位白發白須的老者語氣一如既往地平淡且溫和,天地萬物卻安靜無比。 寂靜得可怖。 不知道何時起風了,整個天穹都被遮蔽起來,日月都昏沉了。 可風卻也不流動到這里,水流停止了變化。 周圍的所有土地神靈盡數都消失不見,仿佛萬物皆寂,那聲音溫和,只入了齊無惑耳中。 “至于以天地神仙之才,苦修破劫,不執著于物,卻又有大氣魄,敢于入劫三界。” “或者傳道以得天地氣運,或者入劫以破煞氣積累功勛,等到了三千功滿,八百行足,步步前行,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便是天仙,若是三清門下,就稱呼為混元一氣上方大羅天仙,非三清門下,則是混元一氣上方太乙天仙。” “上清門下,玉清門下最為拔尖的弟子;西方佛陀;天庭諸多天尊和帝君,都是在這個地方了?!? 齊無惑聽得心神皆動。 老人撫須,平淡道: “卻也不過下乘法門?!? 于是更如驚雷。 ps: 境界來自于《鐘呂傳道集》,這個很經典了。 不是洪荒西游,會偏向道家的神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