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青云寫的其實不是“魚”字,而是照著魚的樣子,畫了一個十分簡潔易懂的圖形。 至少葉青云覺得,這個圖形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代表魚的意思。 說白了也就是一種象形文字。 不過并非是甲骨文,而是比甲骨文更加原始、更加粗糙的一種圖案。 但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圖案,已經可以將“魚”的象征意義表現出來就可以了。 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什么。 而這便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 葉青云這一手,無疑就是給倉頡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讓他的思路一下子就拓寬出去了。 倉頡之前困擾的就是如何創造一種人人都看得懂的記事方法。 畢竟結繩記事雖然簡單,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尤其是要記錄數目龐大的事情之時,結繩記事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 倉頡苦惱的便是這個。 他想要創造一個更好的方式,腦子里也大概有了一個概念。 但還是差了一點什么。 始終沒有摸到正確的門路。 直到葉青云這一番指點,立馬就讓倉頡腦海之中所想的一切都清晰活躍起來了。 倉頡激動無比,連忙從地上跳了起來。 重新撿了一截樹枝在手。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哈哈哈哈!” “我終于知道該怎么做了!” ...... 倉頡手舞足蹈,歡喜不已。 葉青云看著他如此歡喜的樣子,心情卻是有些復雜。 在后世無比常見、近乎人盡皆識的文字,它的創造卻是如此的艱難。 從無到有,一直都是世間最為了不起的事情。 就如這文字的誕生,便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觀鳥獸蟲魚,望星辰軌跡。 才有了后世代代相傳的文字。 葉青云知道,就算自己此刻不提醒倉頡,這家伙也會自己明白過來。 他所做的,無非是給倉頡造字的過程之中,稍稍提供了一些助力罷了。 但就是這一點小小的助力,對于倉頡而言卻是無比重大的。 倉頡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用樹枝在地上接連寫下了好幾個字。 “這就是樹。” “這是鳥!” “還有這個,就是人!” ...... 倉頡滿面興奮,整個人好似已經進入到了一種無法言明的癲狂狀態。 而隨著他以樹枝代筆,不斷寫出一個個前所未有的文字。 整個天地,也在隨之發生驚人的變化。 轟隆隆?。?! 突兀之間,密集的雷霆在天穹之上匯聚起來。 如同神明在嘶吼。 雷鳴不斷,接踵而來的便是一場暴雨。 血色暴雨! 如血一般的大雨自天穹傾瀉而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