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七章 第一次上朝-《大明次子》
第(1/3)頁
朱元璋每天都會上朝,朱元璋共在位31年。在這31年中,除了生病之外,朱元璋每天都會上朝,與大臣議事。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日上三竿后退朝。在吃過早飯后,便到御書房批閱奏章。每天還要安排出一定時間, 接見大臣或上訪人員,直到日落后才回寢宮。
朱元璋每天要處理的政務很多。為了不使自己遺忘,他常常把這些事寫在紙條上。這些紙條或者被別在衣服上,或者被貼到墻上。在上朝時,別在衣服上的紙條會被一一處理,貼在墻上的那些,在經過辦理后, 又馬上被換成新的。有時,這些紙條一天會被換好幾次。
也許這樣比較抽象。如果列舉幾個簡單的數字,我們就會明白朱元璋到底有多勤政了。有人作過統計,在洪武十七年,從九月十四日到九月二十一日這8天時間里,內外衙門共上奏章1160封,涉及的事情多達3391件。
如果每個奏章按一千字的文字量計算的話,那么就有116萬字。平均下來,朱元璋每天的閱讀量要在20多萬字左右,要處理的政務有423件之多。而且,事實上還不止這些。
朱元璋為了廣泛了解民間疾苦,還在午門外設登聞鼓,允許民間有冤情者直接擊鼓面君申訴。在洪武十年,又許百姓密封奏事。這就要求朱元璋每天接待前來京城上訪的民眾。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不能不說朱元璋的工作熱情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值得我們欽佩。
話又說回來。朱元璋如此操勞,是他自己種下的苦果。
這些咱們后面會說,就說今天上朝, 朱朗是第一次進入了傳說中的金鑾殿,其實金鑾殿叫奉天殿,奉天殿,是三大殿的主體,上蓋琉璃金瓦,雙檐重脊,雕梁畫棟,朱漆描金雕花的門窗,在陽光下發出熠熠光芒,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金鑾寶殿”。
一聲上朝之后,金鑾殿下站滿了大明的官員。
丞相李善長,汪廣洋站在第一列,后面就是胡惟庸,劉伯溫...另外一排就是武將和皇子們,今天朱棡,朱棣...可以聽事的皇子也全部到齊,獨獨朱樉不在,因為朱樉被馬皇后要求閉門思過,一個月都不能進宮。
就在這個時候,讓眾人驚訝的是,朱元璋居然在朱標和朱朗的陪同下一起走上了龍位,隨后朱標站在了朱元璋龍椅的左邊,朱朗則是站在了朱元璋的右邊,而且朱元璋還示意朱朗可以往自己身邊站一站。
所有的大臣和皇子都用詫異的眼神看向了一邊的朱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垣曲县|
凯里市|
巴里|
黑龙江省|
沁水县|
丘北县|
台湾省|
平山县|
旬阳县|
湾仔区|
涞水县|
霍林郭勒市|
台安县|
扎兰屯市|
洪泽县|
南平市|
淳安县|
佳木斯市|
郯城县|
开化县|
潮安县|
浦北县|
洪雅县|
嘉兴市|
富宁县|
睢宁县|
东乡县|
侯马市|
文山县|
晋江市|
米泉市|
崇明县|
托克逊县|
宁化县|
丰宁|
江口县|
慈溪市|
西充县|
元江|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