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章 拜當世圣人!-《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


    第(1/3)頁

    要打破士大夫階層對知識的壟斷,可行之法,便是普及教育。

    但這件事,老朱一直在做,卻收效甚微。

    讀書在這個時代,是成本非常高昂的事情,非尋常平民百姓可以承受。

    洪武二年,天下初定,老朱即召見相關官員,提出“學校之設,國之首務”。

    隨后,整個大明王朝的國家機器迅速開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務,建設學校。

    在中央設國子監,在地方則有府學、州學、縣學、社學等不同級別的學校。

    全國各地,一年招收的學生,總計達三萬六千余名。

    這在文盲遍地的封建王朝,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

    這些學生,被稱為“廩膳生”。

    廩膳,即公家供應伙食。

    國家養著學生,全部公費讀書,包括生活費。

    每逢假日,朝廷還會給恩賞。

    學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齡,朝廷還會發放給其發放一筆婚聘金,讓其娶老婆。

    然而,這一制度并沒有推行多少年。

    朝廷上下的官員,對于國家投如此之多的錢辦官學,大多不以為然,只是礙于老朱的嚴令,不得不做。

    待老朱死后,除了國子監之外,各地的官學,幾乎都被廢除。

    朱允熞心中有數,想在大明普及教育,并非易事。

    很快,他和姚廣孝來到了印刷書籍的地方。

    許多工匠在忙碌著。

    一個個巨大的轉輪,飛快轉動,工匠們熟練的將轉輪上的字模取出來,放入印制版內。

    自活字印刷發明以來,印刷術突飛猛進。

    書籍的大量印刷,也極大的促進了知識傳播。

    但朱允熞只看了一下,便輕輕搖了搖頭。

    活字印刷雖好,但排版處理仍極其復雜,耗時耗力。

    太孫親臨,工匠們皆興奮不已。

    “太孫殿下,泥活字雖好,但膠泥容易損壞,仍有諸多不便之處。”

    “木活字則刻制困難,疏密不勻。”

    “且這兩者多印刷成冊之時,多有不清晰之處,質量不高。”

    “若是用銅活字,成本又太過于高昂。”

    “小的反復鉆研,發現用“鉛”鑄造出的活字,印出來的書籍字跡飽滿清晰,質量極高,且活字本身也不易損壞。”

    一名工匠向朱允熞匯報。

    說著,他呈上剛用鉛活字印出來的一張書紙。

    眾所周知,太孫重視發明創造。

    對提出技術改造的工匠,都會給予重賞。

    工匠發明了鉛活字,便迫不及待的向太孫邀功。

    鉛活字?

    朱允熞微微怔了一下。

    腦海中不由得浮現谷登堡這個名字。

    此人在西方被譽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雖然實際上畢昇開創的活字印刷比他早了大約四百年。

    活字印刷是巨大的技術進步。

    但膠泥活字仍有許多缺點。

    諸如牢固度不足,破損不利保存,不能用來進行二次印刷。

    木活字則受木料所限,紋理疏密不勻,好的木料質地太過堅硬,刻制困難;沾水后變形,和藥劑粘在一起就不容易分開等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句容市| 平度市| 盘锦市| 兴城市| 淄博市| 卫辉市| 柳江县| 泸州市| 泸定县| 渝中区| 香河县| 贺州市| 元氏县| 南澳县| 连山| 简阳市| 新建县| 桃园县| 临潭县| SHOW| 乌鲁木齐县| 沐川县| 万盛区| 闵行区| 建湖县| 扬州市| 江城| 图们市| 乌恰县| 普安县| 福清市| 红河县| 兴隆县| 鄂尔多斯市| 齐河县| 天气| 桂林市| 密山市| 新丰县| 龙川县|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