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89章真正的用人之道! 朱允頓時怔住。 自從與朱元璋打交道變多之后,他就越來越能感受到老朱的精明。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想不通。 為啥歷史上的老朱,會在臨死前讓黃子澄,齊泰等人輔促朱允。 還留下方孝孺給他啟用。 他一直以為老朱只是看走眼了。 畢竟,人有失足,馬有失蹄。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老朱再精明,畢竟不是神明,偶爾看走眼也正常。 這幾人至少在讀書治學上,能力都是沒得說的。 方孝孺更是被道衍稱贊為“天下讀書種子”。 若朱允不是從后世穿越過來,熟知歷史,已有了先天判斷,他自認也沒有一眼看穿三人底細的能力。 現在看來,實際上老朱對他們的本事洞若觀火,那為什么還要用他們呢? 甚至還讓朱允用他們呢? 那豈不是“坑孫”嗎? 老朱開口道:“為君之要,首在用人。” “漢高祖說自己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及蕭何。但漢高祖能讓他們為自己所有,故而能奪取天下。” “漢高祖如此,咱又何嘗不是一樣呢?” “若沒有徐達,常遇春,劉基等無數的功臣良將,咱也取不了這天下。” “世間之人,終非圣賢,都有各自的缺點。” “若你盯著他們的缺點看,那就會發現,世上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十指有長短,但我們需要大姆指,也需要中指,同樣需要小指,缺任何一個,手便不完整。” 朱允靜靜聽著。 老朱說的道理,都十分淺顯。 但此際娓娓道來,卻別有一番更深的印象。 人很容易被自己的固有認知所限制。 看不起能力不行的人,看不起有太大弱點的人。 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優點,也有弱點。 而作為君王,就是要合理運用。 “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三人,讀書治學的本事很高,實際政務的能力一般。” “但你要知道,朝廷需要的官員,并不是每一個都要能力強,平庸的官員,有平庸的好處。” “大明打天下的時候,需要杰出的人才,沒有杰出超凡的能力,咱不用。” “但你也要記住,能力越大的人,野心也越大。” “在咱打天下的時候,需要野心勃勃的強者,所以要重用他們。” “一旦江山穩固,這些人,只可在特殊時期,偶爾用之。” “大多數時候,你要將他們雪藏不用,或者干脆殺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