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83章老朱:既然意民心如此,那就立允熞為皇太孫吧 大殿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眾大臣都眼觀鼻,鼻觀心,連呼吸都特意被控制到了最低。 立儲之事,牽涉甚大,等閑不敢置聲。 但眼下皇宮外,已經聚集了數萬請愿的百姓,而且人數還有越來越多之勢。 國子監學子亦集體上書。 整個金陵城,都仿佛煮沸了水一般,驟然間熱鬧了起來。 原本的禁忌之言,好似被春風吹過似的,一下子解封了。 自下至上,男女老少,從販夫走卒到一般的市井百姓,再到方外道士乃至和尚書生,幾乎人人都在議論,個個都在慷慨陳辭。 南王應立為皇太孫。 他們這些朝堂大臣,再想明哲保身,不置一言,就有點過了。 身為子近臣,故作睜眼瞎,只當耳聾了,對輿情絲毫不知。那也是一種嚴重罪過。 更別,他們當中,本身也有不少人參與了。 朱元璋高坐帝位,俯瞰著跪下去的大臣,卻沒有立即出言。 很快,就有大臣繼續跟上。 “陛下,臣中百姓已呈上萬民書,請求陛下立南王殿下為皇太孫。” “臣以為,南王才高八斗,德被下,萬民俯服,當立為儲君。” 這名大臣著,也跪拜了下去。 隨之,又有第三人站了出來。 “陛下,臣近日讀南王殿下之詩詞,真千古之奇才,放眼觀當今下,無人能及。南王之策略,鎮奸商而壓反賊,懲叛逆而平隱患,七歲之齡,立不世之功。若立為儲君,則百姓甚幸,國家甚幸,下甚幸!” 他的大帽子越戴越高了,拼命吹噓。 黃子澄站在眾臣中,他雖然低著頭,卻一直用余光偷偷觀察上方的朱元璋。 只見老朱在見到幾名大臣連番上奏之后,臉色似乎變得有點陰沉,好像不是十分高興樣子。 他坐在龍椅之上,一言不發。 對大臣的進諫,始終沒有回應。 黃子澄向旁邊站立的大臣,使了一個眼色。 事實上,不用他多作指示,眾大臣也都在察言觀色,見到這一幕,立即又有不少大臣,紛紛出列進言。 “陛下,四皇孫當立為儲君。” “陛下,請下旨吧,立南王殿下為皇太孫。” …… 眼看著跪下去請求的大臣越來越多,上方的朱元璋終于開口。 “熞兒聰慧過人,朕也甚是喜愛,但他畢竟并非嫡長子,若立他為儲君,只恐下人不服啊!” 他輕輕嘆息,言語中也聽不出喜怒。 平淡而不帶一點感情。 “皇爺爺!” 這一次,卻是朱允炆站了出來。 不久前,朱允熞,朱允炆,朱允熥三人一起被封為王,朱允熞被下令執掌應府,而他和朱允熥兩人,年歲更大,則被要求一起隨朝聽事。 沒有封任何實職,只是在下面站班,旁聽朝議。 此際,朱允炆見到黃子澄在向他使眼色,當即站了出來。 他必須要表現出兄長的謙遜有禮,自己的仁愛忠厚,同時給朱允熞狠狠一刀。 “立嫡長之制,并非圣人之言。” “自古明君者,如漢武帝,唐太宗,宋仁宗,皆非嫡長子。” “足見立嫡長之制,不是一成不變的古法,更非明君必然之選。” “孫兒添為皇長孫,自以為賢不及四弟,才更不如其萬一,德亦無服眾之望,能令萬民臣服,下歸心。” “江山神器,萬鈞重擔,孫兒不敢輕擔。” “如今四弟已得百姓擁戶,軍士歸心,朝野共戴,此誠千古未有之賢能,春秋未有之盛事。” 他雙手高舉,亦跪了下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