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哈哈哈,罷市的效果,比我想象的還要好啊!” 大理寺衙內(nèi),黃子澄心情十分不錯。 齊泰剛剛前來,帶來了市面上的消息。 眼下不止是金陵城,揚州,蘇州等地的商人,也躍躍欲試,打算全體罷市,逼迫朝廷不再加征商稅。 “此子雖有詩才,但治國理政,豈是他這等小兒可以簡單處置的?” 齊泰笑道:“反是俗務最難料理,我看他還是好生寫詩文,或可借此流傳千古。” 黃子澄亦是輕輕點頭。 對于朱允熞的詩才,他倒是沒有任何異議。 畢竟,一個七歲的孩童,能寫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就已經(jīng)非常難得了。 更別提還有“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樣的絕句,更有“滾滾長江東逝水”的驚世即興之詞。 連方孝孺也只能拜服,他黃子澄當然不敢質(zhì)疑。 曹子建七步成詩,千秋傳誦。 朱允熞也是絲毫不差,落筆揮毫,即興成詩,早已天下聞名。 但詩名歸詩名,治國歸治國。 黃子澄可不相信,七歲小娃,能管好政事。 你看,這才上任,一個商戶罷市,就讓他下不了臺。 “陛下這次是失算了。若他不執(zhí)掌應天府,我等還真沒有什么好主意,但他來執(zhí)掌應天府,我等就有的是辦法。” 黃子澄笑道:“他提議加征商稅,那些勛貴都極為不滿。” “此次罷市的事情能如此順利,一呼百應,少不得那些勛貴的配合。” 齊泰點了點頭。 商人只是在前面沖鋒陷陣的“小兵”。 沒有勛貴給他們撐腰,再借那些商人一百個膽子,也不敢集體罷市。 眼下大勢已成,朱允熞騎虎難下。 若是他此時下令不再加征商稅,那便證明他之前的上書加征商稅錯了。 那他便沒有資格,立為儲君,成為大明江山的繼承者。 反之,若他現(xiàn)在還不退步,金陵的商戶不復市,蘇州,揚州的商戶再跟進罷市 整個大明江南,都要亂成一禍粥了。 他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我等可再添一把火,上書朝廷陣情。” 齊泰點頭道:“放心吧,此事已經(jīng)在辦。據(jù)通政司傳來的消息,今日一日之內(nèi),已有二百七十一名官員上書。” 黃子澄喜出望外,拍手道:“好!” 話音剛落,外面有人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兩位大人,不好了,金陵城的商戶,復市了。” “什么?” 齊泰和黃子澄皆是一驚。 “怎么可能?” 兩人都難以置信。 如此規(guī)模浩大的罷市,怎么可能突然之間,就不再罷了,復市了呢? “此事千真萬確,外頭確實復市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