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允熞扭頭望去,卻見說話的人,是一名身高差不多有近兩米的高大男子,非常魁梧,梭角分明。 這個時代的人身高,普遍比后世要稍微偏矮一下。 男子這樣的身高,走在人群,分外突出。 而他的身旁,還跟著一名約摸十一二歲的小女孩,長相清秀,鼻膩鵝脂,明媚清澈的眼神轉動,肅穆中帶著幾分活沷。 讓他感到奇怪的是,小女孩背后背著一件十分長且寬大的物件。 與她尚未長高的身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不知是何物。 兩人的目光,明顯都在他的身上掃過,又迅速轉移,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 但朱允熞心中忽然升起一個想法。 這兩人,或許認識自己。 他卻無論如何也想不起在哪里見過。 不過,原身此前也曾多次參加皇室典禮,官宦家的孩子會陪同參加。 若那男子是大明的官員,小女孩是家眷,見過他也不足為怪,他自然不可能注意到臺下的所有人。 那名儒生被魁梧男子一喝,頓時臉色刷的一白,他不可能接受“隨意評價皇孫”的罪名,連忙辯解道:“我并非有意貶低四皇孫殿下,四皇孫殿下既是龍子龍孫,超過凡人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七歲便與大人一般,未免吹得有些言過其實。” “在場之人家里多半都有孩子,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同桌的儒生紛紛點頭。 “不錯,四皇孫殿下聰敏,我等自然是相信的,只是有些人阿諛奉承,吹得言過其實,反而于四皇孫殿下的英名有損,我等自當正本清源?!? 這一席話說得大義凜然,占領道德高地,其他人紛紛附和。 “言之有理,聽聞四皇孫殿下那首詩,乃是從一名無名和尚那里聽來的,并非他自己所作。” 也有人反駁道:“我聽說那只是四皇孫殿下開的玩笑,他昨日又寫出了“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的佳句,是我大明第一詩才無誤了?!? 這句話令許多人安靜了下來。 事情發生在昨日,消息還沒有傳到所有人的耳中,此際驟然聽聞,不免驚訝震撼。 他們都是儒生,細細咀嚼著這兩句詩,自然知道其意境高遠,用詞巧妙。 別說是一名七歲的孩子,就算是大明的某位文人,寫出如此詩句,也是會被無數文人雅士爭相傳誦,引為佳話的。 酒樓內一時安靜下來。 “就算他詩才很高,也不表示能參與朝政大事啊!”有人輕輕說了一句。 他們都是十分富裕的階層,加征商稅就是收他們的錢,自然極為反對。 “他不能參與,難道你就能嗎?敢問你又有何本事?”魁梧大漢沉聲問道。 “你以為加征商稅就是與民爭利,卻看不到其中的好處。” “本朝輕薄商稅,是為了便民之利,以互通有無?!? “但商人地位低踐,而朝廷稅賦不足,只能加重田稅?!? “加征商稅之后,國庫充盈。田稅就可能降下來,至少保持不變,不致因朝廷有事而再次加征?!? “商人拿到稅證,地位提高,哪怕賦稅重一點,他們也十分樂意?!? “經商的人多了,競爭加大,利潤就會降下去,價格自然跟著降低。” “朝廷多收了錢,商人提升了地位,南雜北貨的價格因競爭大而降低,百姓負擔減輕?!? “此一舉而數利,如何而不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