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大人,陛下面前,不可失儀。” 旁邊的太監(jiān)見狀,連忙出言提醒。 朝堂上禮儀至關重要。 若是正式上朝,一舉一動都要符合禮數(shù),有半分不對之處,輕者斥責,重則鞭笞。 書房議事,雖然不如朝堂上那般嚴肅,但也有君臣之禮,也是絕不可有半分亂來的。 趙勉回過神來,跪倒在地。 “陛下,是微臣太過于激動,一時得意忘形,還請陛下恕罪。” “無妨!”朱元璋心情似是頗為不錯,笑道:“這份奏章里面,有何內(nèi)容,令愛卿如此失態(tài)?” 他剛才只是掃了一眼,看到字還寫得端正,便將其交給趙勉了。 并沒有細看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奇思妙想,神來之筆!” 趙勉贊嘆不已:“能想出此等妙法的,必是經(jīng)世濟民之大才。” “臣先前所思慮的,是提高商稅之后,難以征收。” “但依奏章中的法子,要收商稅,卻是不難。” “不僅如此,戶部只要按復式記賬法進行記賬,以后清理國庫,可就容易得多了。” “高,高,高……實在是太高了!” 他興奮不已,贊嘆不絕。 “哦?” 朱元璋聽他說得眉毛色舞,深感意外,看了一眼懷中的朱允熞,道:“拿來給朕瞧瞧。” “是!” 趙勉上前兩步,恭敬遞上奏章。 朱元璋翻開,細細看了起來。 作為農(nóng)民出身的皇帝,他幼時連字都認得不多。 但后來奪江山,打天下,卻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讀書的。 不得不說,老朱的學習能力,也是超一流的水準。 自開國以來,治理朝政,對于國庫的賬,同樣一清二楚。 對平民百姓來說,簡單的記賬,非常容易。 可一旦龐大到國庫這種程度,就會變得十分復雜。 正如建一層的樓非常簡單,甚至不需要任何設計,找兩個工匠,隨便建就行了。 但若是建一百層的高樓,就完全不同了。 量變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帶來質(zhì)變。 國庫賬目龐大,戶部月月清賬,年年查賬,表面上說是算得一厘不差,實際上又怎么可能呢? 此際再看朱允熞所提議的方法,復式記賬法,相互應對,一進一出,互相印證,較之戶部現(xiàn)行的辦法,確實是要高明太多。 朱元璋越看雙眼越明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