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命令就是命令,既然羅科索夫斯基已經讓他找一個德語翻譯,就算挖地三尺,少校也得找個懂德語的人,讓他在元帥同志審問俘虜時充當翻譯。 少校離開后,羅科索夫斯基走到停放戰士們遺體的地方,摘下頭上的軍帽,為這些犧牲的戰士默哀。跟在后面的指戰員們,見到元帥親自摘帽默哀,也紛紛摘下軍帽,低頭為犧牲的戰友默哀。 對于這些戰士的犧牲,羅科索夫斯基感到了內疚,假如不是他迫切地想得到什么別隆采圓盤,那么庫里申科少校和小分隊的成員,以及這些看守圓盤的戰士,恐怕就不會白白犧牲。如今犧牲了這么多人,也沒等保住別隆采圓盤,簡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要審訊德軍飛行員肯定不能在荒郊野外,至少要找一個帳篷。隨行的警衛員們立即把原來屬于少校的帳篷征用了,請羅科索夫斯基、維諾戈拉多夫他們進行休息后,便在帳篷的四周布置了警戒。 等了大概二十分鐘,少校帶著幾名戰士押解著兩名飛行員,來到了羅科索夫斯基所在的帳篷。隨行的還有一名穿著便服的波蘭人,他就是少校找來的翻譯。 看到一同走進帳篷里的人中間,居然還有一名老百姓,羅科索夫斯基的臉色立即沉了下來。沒等他開口問這是怎么回事,少校便主動向他報告說:“元帥同志,這位波蘭人是來給我們做翻譯的。他不光德語說得好,小時候還曾經在白俄羅斯待過,能說一口流利的俄語。” 羅科索夫斯基沒想到少校居然會找一個波蘭人說翻譯,本想將其打發走,但聽少校說此人精通俄語和德語,便改變了主意,同意他留下來做翻譯。 兩名被俘的德軍飛行員,見蘇軍指戰員把自己押到距離別隆采圓盤不遠的地方,還以為要槍斃自己,嚇得腿都軟了。特別是他們進入帳篷后,看清楚坐在正中的居然是一位元帥,更加顯得慌張。 羅科索夫斯基急于搞清楚別隆采圓盤爆炸的原因,見到飛行員到來,也沒有浪費時間,而是直奔主題:“別隆采圓盤為什么會爆炸,你們知道原因嗎?” 聽到羅科索夫斯基直接叫出了飛行器的名字,兩名飛行員的心里不禁暗暗吃驚。因為他們很清楚,這種飛行器的名字就算再布雷斯勞市的飛機制造廠里,也是絕對保密的,平時大家稱呼這種飛行器,使用的都是代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