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到司令員和軍事委員又要離開,馬利寧趕緊問道:“司令員同志,我該如何安置第126師的指戰員呢?” “讓他們作為集團軍的預備隊,”羅科索夫斯基聽到馬利寧的問題,立即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和民兵第18師一起,擺在我們防區的第二線。” …… 羅科索夫斯基他們視察的第一站,是步兵第316師1075團的防區。他之所以第一個地方就來這里,是為了見一見那位著名的克羅奇科夫。親眼看看這位對部下高喊:“俄羅斯大地遼闊,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因為后面就是莫斯科!”的英雄政工人員。 一行人來到了第1075團一營的陣地,戰壕里的戰士看到有軍官走過來,紛紛站起身,背靠著壕壁向幾人行注目禮。羅科索夫斯基放眼望去,見戰壕里站著的都是戰士,偶爾有兩名指揮員,都是準尉或者少尉軍銜的。他走到少尉的面前,微笑著問道:“少尉同志,您知道一級政治指導員克羅奇科夫同志在哪里嗎?” 此時的一級政治指導員,相當于戰爭后期的營教導員,戰壕里的指戰員都屬于克羅奇科夫的部下。少尉聽到羅科索夫斯基的問題,連忙抬手朝不遠處的一個半埋在地下的掩蔽部一指,隨后大聲地說:“在那里,將軍同志。一級政治指導員同志就在那里。” 羅科索夫斯基向少尉道謝后,又帶著幾人沿著戰壕朝前走去。片刻之后,他們就來到了掩蔽部的門口,正要掀開布簾進去時,忽然聽到里面有什么傳出來,似乎有人正在講課。羅科索夫斯基想聽聽里面的人講些什么,便攔住了洛巴切夫他們,幾人一起站在戰壕里,靜靜地聽著里面傳出來的聲音。 “……再往南去便是烏克蘭的國土。在古時候基輔俄羅斯時代,這些土地也是遠遠地伸展到西方的…… 很久以前,西烏克蘭肥沃的土壤就引起了貪婪的征服者們的注意。 匈牙利的王公,波蘭的軍閥和德國的騎士們都垂涎這一片土地。在加利西亞和在……,戰爭持續了四個世紀。我們的戰士非常勇敢地戰斗著,不止一次吧侵略者趕走。然而這是不平等的戰爭。蒙古人的鐐銬像是烏云一樣籠罩著俄羅斯的國土。俄羅斯被削弱了,財富被耗盡了,它不能夠在西方給敵人最后的打擊,將敵人驅逐出去。敵人們像烏鴉似的云集在烏克蘭的國土上,力圖分裂它們,將它們啄得粉碎。烏克蘭加利西亞變成了波蘭地主們的轄地,……烏克蘭則在匈牙利國王的統治之下,土耳其的近衛軍長驅直入多瑙河的草原,比薩拉比亞變成了土耳其國王的戰利品。 年復一年地過去,外國的大君主們不斷地變換著。在我們祖國的地圖上被磨難的一角,被人一再地換來換去。征服者們不準烏克蘭人民說他們的本國語言,他們扼殺烏克蘭的民族文化,打算把烏克蘭人民變成日耳曼人和波蘭人。但是烏克蘭人和他們兄弟們分離后,在他們的心中一直懷著自由以及和他們祖國重新聚會的希望。……” 雖然里面人說的話,有不少單詞聽不到清楚,但絲毫沒有影響到門外旁聽者們的興趣。羅曼諾夫小聲地對洛巴切夫說:“軍事委員同志,里面的人好像在給大家講烏克蘭從前那段苦難的歷史。” “沒錯,羅曼諾夫同志,您說得對。”洛巴切夫點了點頭以后,也小聲地說道:“不要說話,我們繼續聽他接下來還會說些什么?” “……蘇維埃烏克蘭在德國人占領之下,受到了可怕的災難。納粹把城市破壞,把工廠炸毀,并且蹂躪了繁茂的烏克蘭田野。然而烏克蘭人民在**領導之下,和偉大的俄羅斯人民的兄弟般的幫助下,和德國人進行著頑強的斗爭……”(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