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圣壇之行-《千歲詞》
第(1/3)頁
千歲詞正文卷第200章圣壇之行謝昭、凌或和韓長生跟著最新認識的“小朋友”邏卓,走進了那座滿目荊榛,卻恢弘又滿布蒼夷之色的壺盧圣壇。
路上遇到了一位圣壇中的信徒。
“少使,圣使和薄熄姑娘在里面等您。”
邏卓輕輕點頭應了一聲。
他那張在貫日峰中還有幾分孩子氣的臉,自打進入了壺盧圣壇方圓十里,便仿佛掛上了一張格外圣潔且沒有溫度的面具。
他好像瞬息之間強迫自己“長大”,突然之間就不太像是個“孩子”了。
韓長生偏過頭,小聲對謝昭和凌或道:“這也太奇怪了,宇文部是邯庸三十六部之首,明明那么富足有錢,為何宇文部的發源圣地壺盧圣壇的建筑,卻如此寡淡破敗?”
他自以為很小聲了,但是卻避不過走在他們前面兩步的、武道境界比他高出一個小境界的八歲稚子。
邏卓板著小臉,淡淡回答。
“歷任壺盧圣使,都是德高望重兩袖清風的圣人,他們也并不在意那些物欲享樂。因此盡管多年過去,這壺盧圣壇依舊與近千年前初建時候差別多大。”
韓長生嘖嘖有聲道:“我懂了,原來阿爾若草原上的壺盧圣使,修行的道心類似于西疆酆斕那邊的苦行憎一系。”
“才不是這樣!”
邏卓氣呼呼的瞪著他。
“你這個人,怎么滿腦子都是些荒誕不經的想法!這與苦行憎根本不一樣。”
韓長生詫異不解。
“哪里不一樣了?”
“哪里都不一樣!”
邏卓口拙,跟他說不清楚。
苦行僧是將世間苦難多多交由自己消受,期翼如此這般,便能讓眾生少受些苦楚。
但是壺盧圣使講究的是與人為善,悲天憫人,去幫助受苦難的眾生度過那些自己無法度過的苦難。
這二者之間乍一看似乎有些相似之處,實則又有天差地別的差距。
謝昭笑著搖頭,對韓長生道:“摩鈳耶圣使并非苦行僧,他修的乃是‘有情道’。
因為圣使心中有情亦有大愛,因此時常在阿爾若草原上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牧民。
圣使任此職幾十年間,慈愛之名響徹北地,確實是位很了不起的人。”
韓長生錯愕道:
“什么,你說壺盧圣使修的是‘有情道’?”
他看向走在他們前面不遠的邏卓,伸手一指,不客氣的道:
“那為何這小鬼修的卻是‘無情道’?他不是壺盧圣使的徒弟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金湖县|
浮梁县|
大城县|
叶城县|
芦溪县|
宜昌市|
曲麻莱县|
禹城市|
巴中市|
汽车|
绵阳市|
边坝县|
新化县|
礼泉县|
凤山县|
萍乡市|
孟津县|
上饶县|
莱州市|
珠海市|
绍兴市|
永和县|
湘乡市|
太和县|
凉城县|
丹凤县|
鄂托克前旗|
临洮县|
抚州市|
饶平县|
鹿泉市|
尉氏县|
竹山县|
从化市|
崇阳县|
阳朔县|
天等县|
志丹县|
柞水县|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