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百零四章:陳雨的研究 相比藍星的戲曲,民樂的情況已經算是好的了。 至少民樂雖然小眾,但每年還是能招到一些學生的。 但是戲曲這行,別說招學生,就算是求著讓人家拜師,人家父母都不愿意讓自家孩子去遭受這個罪。 因為戲曲講究的就是童子功,唱念做打,哪一個不是十幾年的功力才能登臺。 幾十年前的梨園能收學生,那是因為很多窮人連孩子都養不活,送到梨園至少能有一口吃的。 但現在日子好了,誰也不忍心看自家孩子夏練三九,冬練三伏,就為了一個登臺的機會。 再加上現在這個快節奏的商業社會中,戲曲這種一出戲動輒兩三個小時的表演形式,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種種原因之下,戲曲的落寞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周末前世就是一個戲曲迷,曾經親眼見到過一些戲園子,不得不關門歇業,讓人唏噓不已。 “梅老師,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周末也不好說什么,只能寬慰了一句。 此時已經快十一點了,也不便多聊,周末點頭告辭之后,就把王愛民送回家了。 周末自己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十二點了,他洗漱了一下后便倒頭睡去。 翌日周末就被電話吵醒了,一看電話,全是女子樂坊那邊打來的。 “怎么了,一大早給我打那么多電話。” 周末翻到苗晴的電話,撥了過去。 “你看了浦海電視臺的早間新聞沒有?我們上新聞了。” 早間新聞? 周末在網上翻了一下,很快找到了早上的新聞報道。 其實就那么三十秒的播報,但對于第一次上新聞的女孩子們來說,確實還是比較興奮的。 “對了,早上席格果然對我們發出了邀請。” 苗晴在電話里面,又說起了席格邀請她們去歐洲參加演出的事兒。 這次柏林交響樂團的演出行程,一共有三場演出,奧地利一場,盧森堡一場,漢堡一場。 席格會讓女子樂坊以嘉賓的形式出場,雖然只有十分鐘的上臺時間,但對于苗晴她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好,祝你們一路順風,走的時候我就不去送你們了。” 倒不是周末不想去送,而是他到時候已經不在浦海了。 《我們的歌》下一期馬上就要開拍了,周末也得跟組拍攝了。 掛斷苗晴的電話之后,周末又看了一下網上的評論。 昨晚的演出,讓不少網友們重新認識到了民樂的魅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