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向知縣搖頭道:“之前俺做了些事情,故意逼其遁逃,恐他已有防備。貿然邀請,他只不來還罷,就怕打草驚蛇跑了。” 朱銘聽著有些無語,設計就能解決的事情,非得動用弓手部隊,只能問道:“姓祝的宅邸在何處?” 向知縣說:“就在縣衙附近,距離校場不遠。” 朱銘說道:“不如大張旗鼓,佯稱出城操練,以免把姓祝的嚇跑了。可徑直前往北城門,中途忽地殺去祝家。同時縣尊親往北門,勒令門卒關閉城門,防止姓祝的逃走,縣尊坐在城樓運籌帷幄便可。” “此計大善!” 向知縣越看朱銘越順眼,按照這個計劃,不但能麻痹祝宗道,還可保證知縣的人身安全。 而且傳出去也有面子,向知縣不是怕死,是在運籌帷幄指揮全局。 朱銘又問:“祝家的宅院,一共有幾道門?” 向知縣說:“不甚明了,俺去過幾次,只從正門進入。” 知縣的隨從說:“有三道門,一道正門,一道偏門,一道后門。若先往北,再去祝家,距離后門最近,距離正門最遠。” 朱銘吩咐張廣道、陳子翼二人:“我們三個,一人堵一道門。走最前面的,務必全速奔至正門。走最后面的,去堵截后門。走中間的,去堵截偏門。” “俺省得了!” 張廣道和陳子翼同時拱手領命,不知不覺間,朱銘似乎成了他們的首領。 至于向知縣的幾個隨從,分別跟在三位都頭身邊做向導。 “當當當當!!!” 銅鑼敲得震天響,白勝被派去開道,扯開嗓門大喊:“閑人回避,向知縣親領弓手出城操練!閑人回避,向知縣親領弓手……” 祝宗道的手下,一直在暗中監(jiān)視校場。 此刻見弓手們果然全部向北,并沒有前往祝家宅邸,于是也不回去報信,只是一路悄悄跟著。 “成功賢侄,你帶人在前方引路!” 向知縣是真?zhèn)€怕死,而且頗為信任朱銘,命令朱銘率兵在前,自己乘坐竹輿跟上。 坐轎這個習慣,是他在西鄉(xiāng)縣養(yǎng)成的,滑竿更方便上山下坡。 北宋士大夫不流行坐轎,王安石、程頤等人主推,說坐轎子是“以人代畜”。皇帝也支持這種觀點,勒令元老重臣、體衰病弱者才可乘轎,其余官員都應該騎馬出行。 上行下效,就連商人也跟著學。有馬的自己騎馬,沒馬的可以打出租(馬車、驢車、騾車)。 到了南宋,坐轎之風漸盛,一直延續(xù)到明清。 朱銘挎著寶劍,當即耀武揚威,呵斥路人道:“快快滾開,莫要擋了道路,縣尊要去城外練兵!” 弓手們狐假虎威,也跟著大聲吆喝,他們至今不曉得真相。 沿途所過,雞飛狗跳。 這種情況,更加麻痹了暗中監(jiān)視者。 拐過一條街巷,朱銘把白勝叫回,叮囑道:“你護送知縣去北城門,保護好他的安全。” “朱大哥放心,包在俺身上!”白勝興奮回答。 隊伍繼續(xù)前進,知縣的隨從低聲提醒:“再往前走一陣,往左拐時就分開,那里殺向祝家最近。” 眾人走得很慢,一路咋咋呼呼。 直到好幾分鐘后,朱銘猛然大喝:“隨我殺賊!” 他率先奔跑出去,部下弓手愣了愣,一頭霧水也跟著狂奔。 向知縣則跳下滑竿,由白勝護著往城門跑。 向弼隔得老遠就大喊:“有賊人,快快關閉城門!” 門卒嚇得魂飛魄散,還以為賊寇在城外,驅打門洞里的百姓,慌慌張張去關門落閂。 向知縣從馬道奔上城樓,已累得氣喘吁吁,卻還不忘裝逼:“呼呼呼……搬……搬一把交椅來,俺就坐在城樓,且……且看兒郎們破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