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豆豆是懂畫餅的-《超神級學霸》
第(1/3)頁
國外這些期刊編輯是絕對想不到,華夏國內也有許多人正在苦惱這種刷論文的行為。甚至不停的更新各種審核規則,只為了遏制這種風氣。
同樣,國外這些審稿人們也根本無法理解國內這些材料人那種時不待我的緊迫感。
還不抓緊多刷幾篇論文,以后搞材料的論文都能用機器刷了,誰還能往外發的出去?
所以國外許多人還在糾結于這種逆天的應用是否真實存在。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人類本就是這樣的。
科學每次向前的大躍進,在當時的人看來,都跟魔法沒有任何區別。
電燈出現之前,沒有火竟然也能亮?
沒有親看到第一艘飛機上天,鋼鐵怎么可能飛起來?
深藍戰勝世界象棋大賽冠軍之前,電腦還會下象棋?別開玩笑了!
蘋果4風靡全球之后,大家才發現原來手機還能這樣玩的。
顯然,這次從喬澤辦公室里誕生的材料學模型帶給大家的疑惑其實也是一樣的。
這個世界怎么可能有如此逆天的材料學模型?這很不科學!
但如果不接受這個不科學的傳言,又根本無法解釋華夏這一篇篇如雨后春筍般投來的論文。
據說這還是所有論文是發布了緊急行政令,材料類論文對外發布需要先經過一個神秘內部委員會的審核。
如果沒有在華夏國內就先過濾了一遍,本來可能還有更多更逆天的論文想要發布。甚至據說一些過于先進不便展示的內容,在內部提交申請的時候就直接被pass掉了。
可想而知世界材料學界的輿情此刻能有多么炸裂。
相對于華夏國內來說,外面此時環境跟資源的確是差太遠了。
最初國內材料人不相信,但是有辦法的總能有渠道拿到測試碼驗證。哪怕人脈不那么強,找不到渠道申請測試碼,但都在行業內混,通過各種關系,只要能拉得下臉,去人家實驗室里見識個稀奇,總是可以的。
但對于這些國外的材料人來說,他們暫時壓根沒有更直接的渠道去了解這個模型是不是真實的。
唯一的證據就是華夏這段時間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高質量論文。
更可氣的是,最近的這幾天華夏同行投稿的論文突然又開始變少了,據說是某個權力極大的委員會直接叫停這種刷論文的行為,收緊了對外投稿限制。
也就是說連間接了解的渠道都被收緊了。也有想通過非常規方法了解的,但時間緊任務重,并不是什么人都有這個能力。
也有在華夏有熟識的專家們,開始找華夏的同行開始打聽情況。有人很坦誠的告知事實就如同傳言那樣,也有人忌諱莫深,不愿深談,只是隨口打著哈哈。
消息真真假假的,加上到現在也沒有人站出來承認開發出了這款跨世紀的模型,這就讓真相愈發變得撲朔迷離。
讓人不知道該相信什么。
毫不夸張的說,華夏溢出的這些信息,讓整個世界材料學界在這個四月初都處于混亂之中,甚至是無所適從。不知道該相信什么。
如果選擇相信這種堪稱跨世紀的模型,意味著整個行業的邏輯開始發生根本性變革。自己為之奮斗了半輩子的事業,將成為歷史。
如果選擇蒙上耳朵,閉上眼睛,那就得接受華夏同行的能力跟效率可能比他們強上數十倍。
除非不在行業內,否則總不能兩者都不選吧?
終于,一個消息似乎側面印證了這款超時代的模型的確是誕生了。
華夏算力突然告急,甚至國家層面出臺文件開始大力鼓勵支持發展超算行業發展。
按照去年發布的《世界算力指數評估報告》華夏的算力已經已經在全球排第二,整體服務器市場規模上漲了7.2%,占全球市場比重28%,就這都算力告急,大概可以判斷出突然新增的旺盛需求是從哪冒出來的。
等了許久之后,最關鍵的證據也終于在萬眾期待之下公布了。
西林工業大學數學院直接在官網上掛出了一條重磅消息。
“熱烈慶祝我院戰略合作單位西林數學研究所再創佳績,喬澤教授主持設計的材料學理論模型廣受好評。”
顯然,老徐這次是真不怕事大了。
……
西林工大。
對于徐大江來說,他已經做好了被調到冷門單位看報紙的準備。
其實圖書館管理員就挺好的。
雖然錢不多,但事兒少還離家近。
站在他的角度來說,如果喬澤離開的話,其實這個院長當起來就沒什么意思了。還真不如急流勇退。
這樣西林工大數學院還會一直流傳他徐大江的傳說。
畢竟肉眼可以預見的事實是,當喬澤離開之后,西林數學院不管誰來當這個院長,未來的發展都會在經歷這個高峰期后,開始走下坡路。
真就是天王老子來了都沒用。
除非能有第二個喬澤。
但祖墳連續冒兩次青煙的可能性太低,低到近乎能忽略不計。
不對,這都不能用祖墳冒青煙來形容了,這樣的天才出生在華夏,其實已經可以上升到國運了。
從這一點上說,徐大江覺得給李建高一個院士還真不算什么。
喬澤晚出頭幾年,那都是萬億資產的浪費。
事實也證明了,如果沒有伯樂的話,千里馬想要出頭的確是挺難的。
所以跟陳遠志聊過之后,徐大江已經心態輕松,甚至直接開始放飛自我了。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首先沒接到學校的電話,而是喬澤的電話。
“閑的話來一趟研究所。”
“好嘞,等我半小時。”
……
喬澤專門叫徐大江來到不是因為數學院官網上掛出的這條消息。
雖然豆豆的確剛剛通知了他。
主要是看到消息,就想到徐大江,想到徐大江,喬澤覺得要把之前答應李叔的事一起解決了——帶學生。
說實話,喬澤自覺并不是很擅長教學生。
他的學習方法本就不具備可復制性。
看視頻,看論文,然后再想一想,大概就能理解了。
第(1/3)頁